第296章 宗藩殖拓之始 (第3/3页)
趣的事情,可在信中告诉孤!”
看完了这场太监争宠的戏,小胖钧这才和苏泽谈起了正事。
“苏师傅,马尼拉吕宋国朝贡后,我大明水师是不是可以进驻南洋,剑指马六甲了?”
看着中二气十足的弟子,苏泽只能劝说道:
“殿下,如今已经十一月了,此时已经不适合再下南洋了。”
“苏师傅,这是为何?”
苏泽说道:“战船和商船不同,远航要依赖风向。”
“去南洋最好的时机是初夏,海上有稳定的西南风。”
“现在是秋末,风向已经逆转,舰船贸然起航会有很大的风险。”
听到风险两个字,将水师视作宝贝的小胖钧立刻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是小胖钧又有些担忧的问道:
“若是奥斯曼和佛郎机在马六甲分出胜负怎么办?”
苏泽说道:
“殿下放心,如今也正是欧陆舰队归航的最好时机,以臣对这些西洋蛮夷的推断,他们定然会在这个时候停战的。”
“苏师傅这是为何?”
苏泽说道:
“两个原因,气候和海盗。”
“如果现在不归航,等来年五月身毒海域就有飓风,古籍有云,‘清明必过旧港(苏门答腊),迟则风涛噬舟’。”
“西洋商船归航的窗口期就几个月时间,所以现在佛郎机人和奥斯曼人肯定在谋求停战。”
朱翊钧立刻说道:
“这些蛮夷知小利而无远谋,这些都是日后可以利用的地方。”
苏泽满意的点头,自己这个弟子果然聪明,有了这个理解,日后和西洋人打交道就不会吃亏了。
“苏师傅是如何断定风暴的?”
看到弟子如此好学,苏泽立刻掏出黑板,将初高中地理课堂上季风和洋流的课程给小胖钧讲了一遍。
这下子可把旁听的张宏和陈矩都惊呆了。
天气风向,这都是可以算出来的吗?
而且经过苏泽深入浅出的讲解,虽然有些计算推导的过程他们不能理解,但是道理上都是通顺的。
这就是苏翰林的实力吗?
难道诸葛亮不是借东风,而是和苏翰林一样算出来的?
也难怪朝堂上下,都说苏翰林是“神鬼之机”,当真是恐怖如斯!——
大明是这样的,皇帝只要下圣旨就行了,鸿胪寺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整个上旬和中旬,沈一贯都在礼部和鸿胪寺之间来回奔跑。
册封海外藩王还是第一次,到底按照什么样的礼仪来执行?
负责礼法的礼部,和负责具体执行的鸿胪寺,需要不断的沟通,最后总算是确定了仪式。
然后是楚王年幼,且还在武昌,所以这一次的封贡就在太庙进行,由太子代替皇帝告诉祖宗就行了。
显然群臣都知道,楚王只是挂个名,日后真正掌权的,是要派往马尼拉的楚王太傅。
紧接着,朝廷上又为了楚王太傅的人选争了起来。
马尼拉毕竟是南洋,派遣一个年纪太大的人过去,万一死在了那边就不好了。
但是年纪太轻,似乎又不太合适。
朝廷上推来推去,竟然没能推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最后还是通政使杨思忠站出来,提出由南洋通政署的张宣先兼任着,等朝廷选出合适的人选再派。
这个结果算是达成了妥协,毕竟张宣是大明朝最懂南洋事务的大臣了,给他一个楚王太傅的职位,也方便他控制南洋。
反正对于大明来说,现在并没有插手马尼拉内政的计划,这个楚王太傅越是无为越好。
张宣和马尼拉上层关系密切,不会引起马尼拉上层的敌视。
这位通政使不显山不露水,总能在最后的时候上来摘桃子。
等到了十一月中旬,朝廷终于逐渐安静下来。
马上就是年底了,各衙门开始忙着考核。
苏泽所在的衙门考核任务并不多,他又重新开始摸鱼状态。
十一月二十一日,旬末休沐的时候,妻子赵令娴带着一箱子账本,来到苏泽的书房。
“夫君,马上就是年底了,今年你可是答应,要陪我去城外巡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