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检阅三军 (第1/3页)
转眼之间,就到了隆庆四年的十二月。
今年的冬季要比去年还要冷一些,今年京师富贵人家早早烧起了火墙。
但是武监的校舍中,依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十二月十日,皇帝会带着内阁和兵部驾临武监,观看校场演武。
听到这样的阵容,就连成国公府的朱时坤也紧张起来。
他的兄长,现任成国公朱时泰还专门将他召回府上,告诉他这次皇帝和百官都很重视武监演武,一定不能让成国公府丢脸。
兄长也委婉的表示,明年陛下会派遣武监生前往京营“见********的意思,成国公府这种顶级勋贵自然是清楚的。
京营的利益,成国公府自然也牵涉其中。
到了国公这一级,荣华富贵已经不缺了,是真正的与国同休。
但是对于成国公府来说,这点利益,也比不上皇帝的青睐。
武监是多么被皇帝重视,勋贵们自然是明白的。
武监生最后能不能在近乎禁锢的大明军制中走出一条路来,其实就要看这第一届武监生的前途。
如果他们中也能和戚继光那样,走出几个军功封爵来,那对于天下武人来说,就多了一条通天之路。
朱时坤记得兄长的教导。
作为家族次子,成国公的爵位和他无关。
他原本的人生轨迹,是作为勋贵子弟戍卫皇帝,靠着家族的关系获得一个世袭的军职。
也许在朱时坤这一代,靠着和成国公府的香火情,还能维持一个富贵的生活。
但是勋贵的旁支何其多,如果子嗣不肖,这份福德两三代就会耗尽。
朱时坤见过太多没落的勋贵子弟。
京营,就是老成国公给儿子谋的最后一条路。
所以这一次演武,朱时坤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给皇帝和群臣留下深刻的印象。
武监中忙碌,申家的成衣工坊也在忙碌着。
要给一百多名武监生赶制新式军服,申家的成衣铺子为了在演武之前完工,高价在京师聘请裁缝,最后甚至开出了一人一天一银元的天价。
就算是这样,工期依然非常的紧。
最后听说是申时行妻家的一名小娘子,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一套新式军服分成几个部分,将身形差不多的军服一起裁剪制作。
又将剪裁、缝纫等工序分开,再专门让人负责制作勋带。
就是这样,成衣坊和染坊都日夜不停,总算是在演武之前完成了全部的军服。
——
“班正这套衣服可太威风了!”
夏忠孝一身新式军装,站在武监正冠堂的镜子前,扭着身体欣赏自己的“英姿”。
李如松懒得理他,夏忠孝是个典型的古代战将体型,放在现代就是典型的“大胃袋”。
李如松感慨京师裁缝的巧手,竟然能用布料将夏忠孝包裹进去。
相比之下,李如松的就是典型的北方人身材,国字脸,身材高大,穿上新式军装显得挺拔英武。
这军装确实太威风了。
李如松想着自己带着这样一支骑兵,出现在父亲面前的时候,父亲会惊讶成什么样子。
在这一刻,李如松发自心底产生了一种“君恩深重”的感觉。
不仅仅是“君恩”,李如松对大明有了更深的了解,越发以自己大明人的身份为荣。
李如松再下决心,等自己回到辽东,再见到那些女真反贼,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将他们赶尽杀绝!
和李如松这些世兵子弟不同,勋贵子弟们更喜欢新军装的款式。
诚意伯世子刘荩臣试穿着衣服,忍不住赞叹道:“这才是咱们武人应该穿的衣服!那帮文官哪里知道战场上该穿什么!”
朱时坤冷冷的说道:
“你身上这套军服,就是苏教务长设计的。”
刘荩臣愣了一下,自从上次被父亲当众打了竹板后,他对苏泽的名字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朱时坤又看向刘荩臣道:
“咱们班就你的骑术最差,过几日诚意伯他老人家也会来看演武,刘兄不怕回家再吃竹板?”
朱时坤这么一说,众人纷纷哄笑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