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一日破案 (第3/3页)
案司一举解救了四十三名被拐孩童,抓捕人贩子三十多人,京师百姓都拍手称好。”
沈一贯又压低声音说道:
“审讯后,这些人贩子也不是第一次下手了,他们在京师作案两个月了,经手贩卖的孩童多达百人,只是以前这些案子都被压下去了。”
苏泽又是解气又是愤怒,解气的是这帮禽兽不如的家伙,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家庭,如今终于伏法。
愤怒的是,这些人在京师翻案这么久,要不是上元灯会闹出乱子,不知道还要祸害京师多久。
不过案子能这么快的破案,也能解救这么多孩子,也亏了自己这次上书及时,系统也稳定发力。
这时候,系统也弹出了结算报告。
【《请饬整畿辅治安以靖民患而固国本疏》通过,皇帝下旨严查京师人贩。】
【锦衣卫重案司出动,在刑部主事狄许的帮助下,一日破案。】
【人贩集团被抓捕,顺天府以采生折割罪名,判处五名主犯凌迟。】
【巡捕营又继续出动,对京师内犯罪进行一次重点打击活动,提升了京师的治安。】
【新的治安体系建立,成为近代警察制度的发端,增加了官府的治安治理经验。】
【国祚+1。】
【威望+500。】
【剩余威望:1430。】
这么一场行动,竟然国祚加一?
国祚是大明国祚,这国祚是越往后越难增加。
没办法,任何体系运行到最后,都会积弊丛生,苏泽今日改革的良政,到了百年后就可能成为恶政。
但是如果按照这次模拟,这个案子确实意义深远。
治安问题确实是个很重要是问题。
城市治理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这是一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过程。
城市出现各种新的犯罪,而城市治理者有时候会落后于犯罪组织,但是随着组织结构和行政能力的提升,或者新的技术出现,城市治理者又能压住犯罪分子。
这就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城市治理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管理一座几十万人乃至于百万人的城市,可要比管理一个县困难多了。
而京师作为大明最大的城市,它的城市治理经验,自然要用在其他城市头上。
这种治理水平的进步,自然能稳定社会,延长国祚。
——
这场京师的风波来得快去得也快。
等到了正月二十三日的时候,京师的注意力转移了。
凌晨四点,报社印刷馆的边上,工人们将印刷好的报纸搬出来,等待的报童一拥而上,有序的将报纸瓜分一空。
他们将报纸塞进背篓,然后几个报童聚集到了满脸麻子的报童身边。
这个报童大概十四五岁,比周围的报童都要高一些。
其中一个小个子的报童举着鲸油灯,帮着他照亮报纸。
这个报童就是孙麻子,他卖报要比别的报童卖的更快,就是因为他能将报纸上的内容编成卖报歌,一边唱一边叫卖。
其他报童围着他,就是为了背下他的卖报歌。
孙麻子看完报纸,就开始唱起来:
“人贩头子挨千刀,凌迟台上跑不了!
房山铁路开张喽,铁龙架桥铺路忙!
山东要开新商税,考试开科招吏才!
书院迎来督学官,四大书院管起来!
武监生,有搞头!二月进营把兵当!
朝鲜海路不太平,倭寇黑心又劫商!”
那些会写字的报童忙着写下来,不识字的则努力背下来,不过孙麻子也只说一次,然后就背着自己报篓准备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报馆之中突然有人向孙麻子招手。
孙麻子疑惑了一下,还是走向报馆。
见到招收的人他突然愣住了,连忙要行礼道:
“恩师。”
招手的正是苏泽,因为苏泽曾经在养济院给报童讲课,孙麻子一直将他当做老师看待。
如今苏泽已经很久不去养济院了,讲课的是苏泽在国子监的弟子。
听到孙麻子喊自己恩师,苏泽反而很高兴。
招呼孙麻子进来,苏泽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次侦破诱拐要案,你立了功劳,我向朝廷讨了恩赏,你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