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拘一格、高强度训练 (第2/3页)
个几千平米的巨大室内训练场地。
当然,这个训练场地建设的目的,旨在培养优秀的喷气式战机飞行员。
而相关设备以及施工设计图,全都是苏文带过来的。
其中基础训练项目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
抗载荷训练、抗眩晕训练、手眼协调训练。
像三维旋转舱、固定滚轮、荡木、旋梯等抗眩晕训练设备。
对于这些民国时期的飞行员来讲,并不陌生。
唯独抗载荷训练设备,也就是载人离心机。
刚一上马便难住了几乎所有飞行员,这可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训练设备。
可模拟3.5G到9G的过载环境,目的就是通过逐渐加压的方式,
配合抗荷服,增强飞行员在大机动时的身体耐受能力。
载人离心机
专项技能训练则是包括:高空适应训练、跳伞应急处置训练、飞行模拟训练。
其中高空适应训练设备是低压舱,模拟高度达万米以上。
用于测试飞行员在缺氧环境下,应变反应的能力。
跳伞训练则是统一安排在室内进行,主要是为了掌握降落伞的使用。
最为重要的模拟训练,则是暂不开放,需要筛选合格飞行员之后才能使用。
..
随着载人离心机的旋转速度,逐渐降下来并停止。
舱门打开,在场的飞行员全都一拥而上的围了过去,帮中队长周青蔚解开身上的安全带。
只见他脸上惨白,精神萎靡,似乎还有些喘不上气来。
“队长,你没事吧?”马齐良有些担心道。
周青蔚摆了摆手,被众人搀扶着走下来,随后望着大伙面前挤出一丝笑脸:
“呵呵,这玩意儿,真带劲啊!明天我要试试7G过载。”
这已经是周青蔚第6次进行抗过载训练了。
起初他仗着自己是王牌飞行员,并没把这套设备放在眼里。
但试过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
6G过载已经是他目前所能承受的极限,同时这也是整个空一团飞行员,目前的抗过载记录保持者。
比他年轻很多的马齐良业只能勉强承受5G过载,连尝试6G过载的勇气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