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恒星蛙跳(5k) (第2/3页)
间纸时的空间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刚刚那支超立方体舰队接近光速的相对论动能加成,两者‘碰撞’的一瞬间,使得不弱于黑洞的能级诞生了。
在各种力的迭加之下,三维宇宙空间被强行打开了一个“空间蛀洞”。
这本该毁灭一切的能量收缩成一个空间蛀洞,蛀洞吞没了舰队,在恶清的目光中,这支超立方体舰队群就无声地消失在这颗超质量恒星的表面。
在第一朵银浪消失后不久,第二朵超立方体舰队群拍入到了这个蛀洞之中。
接着是第三支,第四支,第五支……
上千朵银浪,正在有序没入恒星表面而消失着,舰队正在凭借着此处进行的“恒星蛙跳”,朝着银河系第一旋臂(猎户旋臂)行进。由于“恒星蛙跳”所形成的空间蛀洞深度有限,“恒星蛙跳”最多一次只能跳跃两百光年的距离,想要从第二旋臂(英仙旋臂)抵达银河系第一旋臂,碳基联邦舰队至少还需要经历十多次恒星蛙跳。
而刚刚的景色,只是这场伟大‘长城’工作的第一步而已。
刚刚在恶清所观察到的恒星蛙跳战术,这并不是银河系碳基联邦舰队所独有的技术,碳基舰队虽然改良了利用大质量天体进行高强度恒星蛙跳,但发明恒星蛙跳战术的却另有文明。
两万银河年前,信奉黑暗森林理论的硅基帝国从银河系边缘,对信奉光明海洋理论的碳基联邦发动了全面进攻。彼时的银河系碳基联邦刚刚在上帝文明手中接过了守卫银河系的任务,立足未稳,因此在硅基帝国的猛攻中节节败退,一度失去了大半个银河系的疆域。
(注:1银河年≈2.5万地球年)
(注:见《乡村教师》背景)
在最开始的入侵行动中,硅基帝国就动用了五百万艘星际战舰,与刚刚大量舰队利用一颗恒星排队进行恒星蛙跳不同,硅基帝国的五百万艘星际战舰是利用银河系边缘的五百万颗恒星同时开始进行恒星蛙跳!
无论是硅基帝国还是碳基联邦,在战争中都没有使用对宇宙环境有破坏性作用的曲率光速飞船,这种基于光速的‘慢速’飞船并不被两大交战阵营所重视。硅基帝国的战舰同样是以常规引擎推动至99.9999%亚光速行驶,随后硅基帝国舰队群以无限接近光速的亚光速坠入恒星,利用恒星的能量暂时性的坠破三维空间,也就是形成一个三维宇宙虫洞,完成恒星蛙跳!
恒星蛙跳和墓地碎片进行超空间跳跃的原理是相同的。只不过墓地碎片是通过自身庞大的“四维质量”来压穿三维宇宙的‘平面’,进而实现超空间跳跃。而恒星蛙跳则是通过战舰加速至99.9999%的相对动能,激发超大质量恒星短暂形成的空间蛀洞进行超空间跳跃。
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跨空间的距离是不同的,墓地碎片是凭借四维空间的‘空间重量’坠破多层三维空间纸,直接跌落到了3000光年之外,而恒星蛙跳则受限于恒星质量和舰队相对论动能的原因,最多只能实现200光年的跨越。
这其中的限制因素也很好理解,无论是碳基联邦还是硅基帝国的星际战舰都是本质上都是三维战舰,不具备四维空间重量,哪怕是模仿四维的空间结构也同样如此。因此双方舰队只能退而求其次借助恒星的质量和能量来完成超空间跃迁。
两万银河年前,硅基帝国就是利用恒星蛙跳战术完成了前期入侵。五百万艘星际战舰同时通过五百万颗恒星进行超时空跃迁,完成跨越200光年的跃迁之后,硅基帝国的舰队会利用下一颗恒星的能量打开第二个蛀洞继续跃迁,在恒星蛙跳时,因恒星的能量大量消耗的原因,会伴随大量长波电磁波溢出,因此这使得所有恒星的光谱都暂时向红端移动。
当飞船的恒星蛙跳结束后,恒星的光谱会渐渐恢复原状,红移效应会消失,但是新的红移效应会从下一颗恒星开始,当硅基帝国五百万艘战舰同时进行恒星蛙跳时,五百万颗恒星的红移也迅速开始了。
入侵开始后,银河系第一旋臂的尽头出现了一条长达一万光年的红色光带,这是五百万颗恒星所形成的红移光带,这条光带如同死神的镰刀一般,从第一旋臂朝着向银河系的中心飘了过去。
由于红移过程本身就是光速运动,因此这个壮观的景象在光速视界是看不到的,但在量子纠缠的超空间监视器,或者高维宇宙空间中是可以清晰看见的,那条由恒星红移所组成的红带,是一万光年长的血潮,向碳基联邦的疆域涌来。
银河系碳基联邦遭遇了硅基帝国的全面入侵。
这个完成了入侵壮举的硅基帝国并非是银河系的原生文明,是彻头彻尾的外来者。
在更早的时间,在六万银河年前(约15亿年前),也就是银河1857纪元时,银河系曾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