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2章 都挨了板子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22章 都挨了板子1 (第1/3页)

    钟耀祖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转向陈默的方向,屏幕上色彩鲜明的图表和数据如同最有力的武器。

    张哲看着那些图表,尤其是台积电的签核文件,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质疑这些数据的局部性,但在确凿的官方文件面前,一时又难以找到有力的反驳点。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冯亦如看着双方呈上的证据,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消化和权衡。

    技术路线的冲突、效率与精度的矛盾、历史标准与创新突破的对抗,此刻都赤裸裸地摆在了桌面上。

    陈默的目光在张哲的报告和钟耀祖的屏幕之间缓缓移动,像是在掂量着无形的砝码。

    他没有立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抛出了一个让两人都意想不到的问题:

    “张博士,你追求精度,无可厚非。

    耀祖追求效率,也是为实战服务。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0.48%的偏差,除了接口协议的影响,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比如,你们禾芯引以为傲的3D EM核心算法本身,在面对华兴高斯数据库这种超大规模并行架构和底层直连带来的超高数据吞吐速率时,是否存在未曾暴露的适应性瓶颈?”

    张哲猛地一怔,像是被戳中了某个未曾深思的盲点。

    他一直将问题归咎于“混沌”协议破坏了标准环境,却从未深入想过,在高并发、高吞吐的新环境下,自己引以为傲的算法是否也存在优化空间?

    钟耀祖也愣住了,随即眼睛猛地一亮!

    对啊!

    他一直觉得是禾芯引擎不够“强壮”,跟不上“混沌”的高速,但陈总这个角度更刁钻,直指算法核心的适应性问题。

    “还有你,耀祖。”陈默的目光转向他,很明显准备开始他的敲打。

    “‘混沌’协议的优势明显,但并非完美无缺。

    它像一把极其锋利的双刃剑,能斩断冗余,也能伤及自身。

    它对底层架构的依赖极强,对协同工具的适配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