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9章 火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59章 火种 (第1/3页)

    鹏城的十一月,空气中依旧残留着秋老虎的余温。

    但华兴总部A区大楼内,却弥漫着一种与季节不符的紧张与炽热。

    在顶层一间可俯瞰整个华兴坂田总部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乎华兴未来命运的会议刚刚结束。

    徐平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夕阳的金辉为他周身镀上一层锐利的轮廓。

    他手中拿着一份还散发着打印机余温的报告,封面上“鸿蒙系统阶段性总结与战略规划”的字样格外醒目。

    他刚刚在这里,向公司最核心的决策层,汇报了这条“暗线”的最新进展。

    进展比预想的更为顺利,甚至可以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鸿蒙系统,这个诞生于绝境中的“备胎”,这个在2012实验室最隐秘的角落里孕育了多年的火种,已然呈燎原之势。

    内核的稳定性、分布式架构的流畅度、以及在智慧屏、智能穿戴设备上的优异表现,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倍感振奋。

    尤其是在微内核、方舟编译器、分布式软总线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的突破,使得鸿蒙不仅仅是一个“备用”的操作系统,更是一个面向未来万物互联时代真正具备颠覆性潜力的生态基石。

    然而,徐平深邃的目光并未停留在眼前的成绩单上。

    他的视线越过波光粼粼的海面,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更远处涌动的地平线。

    他知道,鸿蒙的初步成功,仅仅是漫长征程的第一步。

    真正的挑战,在于生态的构建,在于找到那个能引爆全局、让鸿蒙从“备胎”华丽转身为“主引擎”的战略支点。

    这个支点,他和他所代表的华兴最高决策层,不约而同地锁定在了智能汽车领域。

    更具体地说,是智能汽车的大脑与灵魂,智能座舱系统。

    大家的想法很简单,手机端的鸿蒙系统要构建生态很难,车机端是不是可以抢先一步?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那个如今在华兴内部已是声名赫赫的年轻人的号码。

    “陈默,忙完了吗?来我办公室一趟。新到了些武夷山的正岩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