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雍正赞弘历虑得长远! (第2/3页)
地。
正所谓,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
弘历自视察热河屯垦工程回来后,就有了利用旗分佐领的人力资源,促进农业等发展的想法。
罗刹国的虎视眈眈与准噶尔的野心膨胀,也让他更不敢在增加人口实边方面松懈。
另外,弘历现在拥有使用权或所有权的不动产不少,除了御赐的原雍亲王府和朗润园外,有李阁老胡同的宅邸、京西的翊教寺以及在苏州的东园。
这些地方都需要增派自己旗分佐领的人去做事才行。
毕竟,这些人依附于他,他自然用起来更放心。
即便像在李阁老胡同的那处宅子、京西的翊教寺、苏州东园,在被赠给他时,都附赠有户下家奴。
但这些户下家奴到底不是他自己人,可能是赠予者的眼线,他用起来自然不放心,而只会在将来能用自己旗分佐领的人代替就代替掉。
为此,弘历也就让六个佐领交来了各自所管佐领的户籍册。
他还要求各佐领在户籍册登记了这些旗人的工作情况。
弘历在查看自己六个佐领的户籍册时发现,他的六个佐领里,青壮男丁的失业情况很严重。
这让他不由得感叹,难怪裁减马甲会让在京旗人反应那么强烈。
许多底层旗民人家,除被安排去热河屯垦的外,竟一个当差拿钱的也没有。
但弘历也很好奇,这些底层旗民除了被安排去热河屯垦的外,到底在靠什么过活。
所以,弘历在搬入朗润园的第三日,就传见了这六个佐领的官员们。
每个佐领除主官佐领外,还有领催与骁骑校。
其中,领催负责佐领内的民政;骁骑校负责佐领内的军事。
这两人都属于佐领的佐官。
弘历问了一下这些佐领、领催和骁骑校,得知不少底层旗人已经在给民户商贾当帮佣。
当然,还是存有许多无业之人。
但这些人靠着家人和典当祖产,还能勉强保证不饿死,只是家境难免每况愈下。
尤其是裁减马甲后,不少旗人的家境更加艰难。
“非得我问你们,你们才上报,有困难怎么不提?”
弘历问起这六个佐领的基层官来。
这六个佐领皆叩首说不敢让他这个主子烦心。
弘历听后则让他们各自回去选十名能写会算够机灵的青壮,于三日后来朗润园向他报道,他要安排这些人为自己做事。
为加强基本盘,八旗各佐领的旗人受教育的机会素来不少。
除觉罗学、八旗官学和王公贵族设的八旗私塾外,各八旗佐领还有八旗义学。
弘历自己也拨款在自己的六个佐领设立了八旗义学,许多旗人因此都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所以,他要从各佐领中找十名能写会算够机灵的青壮年不是问题。
鄂尔泰长子鄂容安还被弘历留了下来,在弘历让这些佐领回去给他挑选相应要求的无业青壮时。
因为,弘历曾经还让鄂尔泰替他安置教育他所收养的民户孤幼。
这些孤幼在户籍身份上则是属于弘历的户下家人,也就是他弘历自己的包衣。
只是,鄂尔泰现在在外任官,世管佐领的职事也就落到了其长子鄂容安身上。
所以,弘历现在要用这些孤幼,自然需要通过鄂容安为自己提供这些孤幼如今受教育的情况。
“这些户下孤幼有几人可用?”
在别的佐领及其属官都离开后,弘历就问起鄂容安来。
“回主子,他们当中大约有十五六人可用,奴才有带着他们近日的考卷成绩。”
鄂容安明显已经猜到弘历要问起这些户下孤幼的情况,也就从袖中拿出了这些人的考卷。
弘历接了过来,认真看了看,而因此喜笑颜开说:“通过这考卷,能看得出来,你们父子对他们是用了心的。”
“奴才与家父自然不敢怠慢主子安排的事。”
鄂容安回道。
“那你选出十六人交给李玉。”
“考卷我留下。”
弘历说后就把考卷递给了李玉。
“跪安吧。”
“嗻!奴才告退!”
接着,弘历又对李玉吩咐说:“到时候,安排他们去相应的汉商身边做账房伙计,协助汉商采购磷石、硝石、明矾、鸟粪这些亟需囤积的原料。”
“嗻!”
李玉积极地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