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9章 改变世界的契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9章 改变世界的契机 (第2/3页)

格很高尚,是个值得结交的朋友,另一方面来讲,陆北顾一直都认为如果他能够通过帮助张载完善“气本论”,来把哲学的未来引导向“可以推动自然科学产生”的方向而不是程朱理学,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陆北顾提起火钳,拨了拨炭火,让暖意更盛,又为张载斟上一杯早已煨在火盆边铜壶里的热水。

    张载接过热水等它自然冷却,用指尖放在杯子上面感受着那点暖意,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最终说道。

    “近日,我与明教大师契嵩禅师,论道数次。”

    “明教大师?”

    陆北顾虽然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子监里勤学苦读,但他仍然听过这个最近在开封城里名声大噪的“明教大师”。

    “明教大师”指的是杭州灵隐寺僧人契嵩。

    他是南方禅宗的代表人物,是被官家嘉许赐号、敕令入藏的高僧,写过《辅教编》《正宗记》《禅宗定国图》等主张“儒释调和论”的文章,正是当下儒释交融风潮中禅宗方面的旗手之一。

    在不久前,契嵩再次来到开封,官家褒赐他紫方袍,目前暂居在开封闵贤寺。

    因为契嵩名气实在是太大,所以每天前往闵贤寺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以至于闵贤寺前面的道路都拥堵上了,这也成为了市井间的一桩谈资。

    “正是。”张载点点头,眉头锁得更紧,“明教大师学养精深,辩才无碍,尤擅以佛理贯通儒典,其‘孝论’一篇,言孝为佛儒共尊之根本,确有其理。”

    “然当我与之论及宇宙本原、万物化生,阐述‘太虚即气’,气之聚散屈伸、升降浮沉,交感激荡而成万物时,明教大师却言我此论,近于道家‘道生万物’之玄虚,更甚者.他直言此论‘荒谬无凭’,犹如空中楼阁,无法证实!”

    “无法证实?”

    陆北顾重复了一句,眼神微凝。

    契嵩的质疑,点中了这个时代所有试图构建宇宙本体论的学者共同的软肋。

    在缺乏近代科学实证手段的时代,如何“证实”那无形无象、充塞天地的“气”或“道”的存在及其运行法则?

    这几乎是哲学思辨本身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

    契嵩以佛家“缘起性空”的思辨锋利地刺中了要害——你张载讲“气”,如何证明它不是一种主观臆想?

    “正是!”

    张载喝了一口热水,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杯子,指节微微发白,显露出他的内心并不安定。

    “他言佛家讲‘万法唯识’,一切现象皆为心识所变现,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本无自性,此乃可于禅定修证中‘亲见’之实相而我这‘气’,充塞天地,却无形无象,聚散屈伸,何以知之?何以证之?难道仅凭《周易》几句玄言,便可断定其为宇宙之本?此与道家言‘道’、言‘无’,又有何本质区别?不过皆是悬设之臆想罢了!”

    张载把他的苦恼清晰无比地展露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