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7章 群贤毕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7章 群贤毕至 (第1/3页)

    陆北顾穿过东大街上的人群向南,越靠近礼部贡院,街面上背着笈囊或提着考篮的身影便越多,这些身影大多沉默,不闻交谈,只闻脚步声。

    他们都在向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以至于开始汇聚成一股人潮。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连带着开封城正月十五深夜的寒气都仿佛凝固成了实质,沉甸甸地压在人潮中每个人的肩头。

    没走太远,礼部贡院那森严的轮廓就在大片摇曳的灯笼光中显现出来。

    一排黑压压的高墙在视野中延展开去,仿佛蛰伏的巨兽。

    墙外,一道新近扎下的,一人多高的“棘篱”,也就是带刺的木栅栏将整个贡院团团围住。

    大量顶盔掼甲的禁军如同铁铸的塑像,面无表情地沿着棘篱一字排开。

    在贡院紧闭着的大门前,已经黑压压地聚集了数百名考生。

    而且肉眼可见地,随着时间的流逝,人越聚越多。

    灯笼的光晕在寒风中明明灭灭,映照着一张张年轻或不再年轻的脸庞有忐忑不安的,有故作镇定的,有闭目养神的。

    陆北顾挤入人群,凭借着身高优势,目光在攒动的人头中逡巡,很快,几个熟悉的身影就撞入了他的眼帘。

    就在人群相对靠外的位置,三苏与程建用、杨尧咨等眉州举子凑在一起,没见到崔文璟的身影。

    “明允先生!子瞻兄!子由贤弟!程兄!杨兄!”

    陆北顾挤了过去,拱手见礼。

    苏洵闻声转过头,看到是陆北顾,脸上露出笑意。

    苏轼把脑袋凑了过来,问道:“哎,你方才可去观灯会了?你可知金水河畔那飞天奇物,是谁所为?”

    他看起来身体恢复的不错,虽然为了保暖几乎裹成了一个球,但眼神很亮。

    陆北顾也不瞒他,如实道:“是我出的主意,钱塘举子沈括负责制造的,目的是为了给关中张载证明其‘气本论’。”

    “哦?竟是陆贤弟的主意?!”苏轼大为惊讶,随即拊掌赞叹,“妙!实在是妙!以有形之器,证无形之理!格物致知,莫过于此!那张载何在?”

    “方才在河畔已分头行动,他应过会儿才能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