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番外:意面在左,狐狸在右(上) (第1/3页)
这里是法国洛泽尔省。
一个以农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内陆省份。
这里的秋风总带着松针和干草的气味,漫过起伏的丘陵与牛羊,钻入每一个村庄的每一条石缝。
卢西奥勒・杜波依斯从校车蹦下来,踩在午后阳光上,望了眼邻居家,只见二楼位置,窗户被迅速关上,发出啪一声。
卢杜摸了摸口袋,那里有老师交给她的任务,把几封信送给邻居的同学,玛蒂尔德。
她们之间不是什么要好的朋友,可非要说卢杜在学校里还能聊几句、不会随同其他人一起嘲笑她的,也就只剩她了。
“玛蒂尔德,有老师同学给你的信,我放进去了。”
卢杜没有把信放进信箱,而是塞进了门缝。
旋即她转身往家走,途中顺道蹲下身子,跟墙角慢悠悠的蜗牛打了声招呼。
镇子不大,最高的建筑是镇中心的老教堂,尖顶戳在淡蓝色的天空里,一眼能瞧到。
卢杜家在镇子边缘,一栋爬满常春藤的老式石屋,烟囱里飘出淡淡的香气,那是意面的味道。
意面作为法国最基础的餐食之一,其实并不贵,可以称得上廉价食品。
可想要吃好,那么肉酱这些就必不可少,而支出的大头就在肉酱。
在以前,卢杜半个月才能吃得上一次番茄肉酱意面,平常就算有意面,那也是只浇了番茄罐头熬成的酱。
所以对她而言,番茄肉酱意面就是全世界最美味的食物——特别是奶奶做的!
这一个观念在伦敦吃过一些所谓当地美食后,变得更加坚定。
“奶奶!”卢杜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书包往挂钩上一挂,就扑进厨房。
安娜奶奶正站在灶台前,系着围裙,手里拿着木勺搅拌锅里的番茄酱。
卢杜回家的动静向来不小,离门口十米远时候都能听到。
她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笑意,转身时,悄悄用手揉一下腰。
“我的小萤火虫回来啦。”
奶奶伸手摸了摸卢杜的脸颊,掌心带着厨房的余温:“今天在学校乖不乖?玛蒂尔德还在难过吗?”
卢杜的脚步顿了顿,上周玛蒂尔德的妈妈走了,那个喜欢烤曲奇的阿姨,现在再也不会出现在家门口了。
“她今天没有去学校,而且听说不愿意见人,老师让我给她带了几封信。”
卢杜小声说,熟练地伸手帮奶奶做意面。
“不过我觉得她很难受,应该不想见别人,就把信塞进门缝了,我做得对吗?”
奶奶叹了口气,揉了揉卢杜的头发:“好孩子,你说得对...这时候一人静静或许会比安慰更有效果。”
卢杜用力点头,眼睛却悄悄瞟了一眼橱柜。
那里空空的,只剩几包燕麦片和半袋面粉。
奶奶没有退休金,只有一份什么团结津贴还有一些补贴,加上身体不太好,就算有医疗保险,各项支出也不少。
卢杜的指尖悄悄蜷了蜷,明明只要她集中精神,就能把意面变出来,还是番茄肉酱口味的,代价不过是一点体力。可她不能。
上次她偷偷变了一小盘,想给奶奶当早餐,结果刚把意面放在桌上,奶奶就问:“这意面是哪里来的?”卢杜慌得差点舌头打结,只能说“是同学妈妈送的”,可奶奶当时看她的眼神,分明带着疑惑,只是没再追问。
从那以后,卢杜就不敢再随便变意面了。
她不过十一二岁,还没到能打工的年纪,小镇上的面包店和杂货店都只收16岁以上,她没有任何能合理拿出意面的理由。
“在想什么呢?”奶奶把煮好的意面装盘,放到餐桌上。
卢杜吃了一口,含糊地说:“没什么、就是觉得,要是能经常吃到意面就好了。”
奶奶的动作顿了顿,眼神软下来,伸手擦了擦卢杜嘴角的酱汁:“等下个月津贴发了,奶奶给你多买一些,好不好?”
卢杜知道奶奶是在安慰她。不过她还是用力点头,继续吃起来。
就在这时,窗台上的风铃忽然轻轻响了一下,不是风动,是一种很轻的、像羽毛扫过的声音。
卢杜像是感受到了什么,嚼着意面抬头,看见一只狐狸,正人性化地在窗沿边托腮,毛发黄白红黑搅在一起,一双眼睛亮晶晶的,正盯着她。
她的位置离窗户很近,触手可及。
“哇!”卢杜吓了一跳,差点把意面掉在地上。
奶奶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却只看到窗台上的一盆薄荷:“怎么了,露西?有虫子吗?”
卢杜眨了眨眼,再看时,狐狸还在那里。
是狐狸村长!
卢杜终于反应过来,上次在桃源村,狐狸村长吃了她三盘意面,还拍着胸口说要帮她想办法的。
而前两天时候,对方说想到了一个法子,说过两天会来找她,但没说具体时间。
“是我看错了,以为马蜂。”
“马蜂?要是碰见马蜂,可不要去惹。”
“嗯嗯!我知道的奶奶。”
她趁着奶奶转身去冰箱拿牛奶时候,才悄悄凑到三花面前:“村长?奶奶看不到你吗?”
三花傲娇地扬起下巴,眼睛里带着点你真没见识的嫌弃,尾巴指了指自己的脚下,卢杜才发现,那里飘着一艘造型有点奇怪的小舟。
除了某些特殊的存在外,三花可以控制这艘三途川之舟能被谁看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