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一场仗 (第3/3页)
说话,更别提说服一群固执的教士了。
宰相果然知道信函内容,在沃尔夫看完后,他便开口道:“陛下,我建议可以同意他们的要求,安抚他们。目前海面已经被奥斯曼海军封锁,西方世界没办法再给我们提供援助了。所以其实不论同意与否,我们实际上都没有援兵。”
还好沃尔夫看过书,知道没有援兵的一个重要缘由,就是因为你们东正教反对声音太激烈了。
这里最优选肯定是说服,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否决。
目前城内东正教派的确占多数,但守城专家朱斯蒂尼亚尼是拉丁世界的人,他带领的那批雇佣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兵强将。
这一点在历史上也证明了。宰相却似乎在故意忽视这一点。
不论出于平衡还是让其放心的角度出发,都应该否决。
秘书长躬身应道:“遵命,陛下。”随即退了下去。
几乎是瞬间,屏幕右侧的派系满意度面板发生了变化。
东正下降、拉丁上升、市民下降、贵族不变。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市民都是东正教徒。贵族方面虽然应该也倾向东正教,但更多注重实在利益。
接下来的两天,沃尔夫全身心投入到备战中。他反复调整物资生产比例,优先打造箭矢、投石和修补城墙的石料。
并且通过了一场演练,知道了战场操作。
游戏的军事版块是典型的上帝视角战略模式,带有战争迷雾,与《全面战争》系列相似,但命令传递存在延迟。
向远处部队下达指令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执行。沃尔夫不厌其烦地演练了好几轮,将每支部队的反应速度、不同距离的指令传达效率,都默默记在心里。
面板上还有“演讲提振士气”的选项,消耗5点权威值即可触发,但需要玩家亲自来讲。
沃尔夫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关掉了界面。他生怕演讲失败,反而打击士气。
时间在忙碌中飞速流逝,屏幕角落的日期跳到了4月6日。
一切按照历史进程,穆罕默德二世已于昨日率领奥斯曼主力抵达城西,在圣罗马努斯门前方扎营,却并未立即攻城。
而今天,第一场战斗终于打响了。
警报声骤然响起,画面自动切换到军事版块,视角拉高,聚焦于金角湾。
奥斯曼帝国的舰队黑压压地出现在海平面上,船帆遮天蔽日,向着拦海铁索的方向驶来。
“第一场是海战吗?三十艘打一百艘”
沃尔夫舔舔嘴唇,看着这悬殊的数量对比,眼睛却发亮,开始了操作。
这里三十艘船甚至还有十艘是货船,用来加固拦海铁索的,他实际能调动的船只有二十艘。
而这二十艘里面,只有十艘是隶属帝国的,拥有终极武器“海洋之火”,在后世它有个更广泛的名称,叫希腊火。
一种被皇室牢牢把控、帝国覆灭后秘方也就失传的武器配方。
“有拦海铁索,他们过不来,再配合岸上的部队,足够让他们铩羽而归!”
沃尔夫不停操作,因为会有延迟,所以需要对战场局势有所预判。
常规操作是坚守铁索防线,利用地形优势击退敌人。但沃尔夫不满足于此,他想要扩大战果,让奥斯曼人尝尝东罗马海军的厉害,而这就需要用到微操了。
奥斯曼的舰队冒着箭雨和投石冲到了铁索前,试图进行破坏。
沃尔夫派出希腊火部队阻拦,以普通战船作为诱饵。
屏幕上的海战愈演愈烈。奥斯曼舰队试图调整阵型,但还是被希腊火一艘接一艘地引燃。岸上的投石机也不断开火,巨石砸在船身上,木屑飞溅,船体破裂进水。
但奥斯曼舰队的数量实在太多,损失几艘战舰不过皮外伤。
而就这一百艘也不过是舰队的一部分。
战斗哪怕可以快进也持续了几个小时,沃尔夫全程精神高度集中,当最后一艘奥斯曼战船狼狈地掉头逃窜时,他才从这种状态中脱离出来,一阵恍惚和疲惫。
【金角湾海战——史诗大捷!
击沉奥斯曼战船23艘,己方损失战船1艘。权威值+20,全派系满意度提升,士气小幅提升,补给小幅提升】
沃尔夫看着面板上的战果,嘴角忍不住上扬。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来吧,继续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