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气血冲刺!三花聚顶!赤炼魂幡!(6k) (第2/3页)
还是关乎火属方面的异变,正是他擅长方向,绝对需要。
而且杨桓之所以问他,可能也是寄希望于这次异变机会,落到自己头上,才有点儿不甘心吧
那没办法,隋校长选择了他。
孟传格外感激,隋圣的恩情还不完.
杨桓也并非善妒之人。
恰逢今日有空,再加这小子估计今年还得奔波在外,不回学校。
年底还要参加晨曦演武,真为学校争光.
干脆就答疑解惑个痛快:
【还有什么修行上疑问,都可问出来。】
孟传自有疑问,正好询问一番。
隋校长破七后,感知中莫名变化的天地气机。
听完他所言,杨桓点头道:
【人间是载体,武道与元气阴阳和合,又一大圣临世,人间受强烈的武道气运反哺,元气和合而生。】
【原来如此。】
和他猜想一样,就是隋校长破七,元气浓度提升。
只可惜,变化貌似并不大,因此他才尚不确定。
日后再练拳,气血积累速度提升、肝熟练度效率亦会随之加快,好事儿。
元气变化,关乎他的武道根本,破限特质。
破七尚且如此,那破八呢?
孟传又多问一嘴:
【若等赵大圣破八,元气浓度会不会有翻天覆地改变?】
杨桓思忖几许,认真道:
【大变化是绝对有的,如果你去看武道史就能发现,武当张祖首次破七后,人间变化堪称日新月异。
几位道统之主先后破七,武道天王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尊者和宗师数量不知翻了多少倍,瞬间挽回人间那时的溃败局势,迎来一段短暂太平,直至终极黑暗接连复苏,才又将人间拖入战事。
赵圣若破开八限,我估计会与张祖破七时候同理,或甚之犹未可知。
首次八限出世,气运一时无两,人间必然会爆发大变化,元气、维度等等,甚至会影响到香火神佛。
若真要我说的再具体,那便是“挽天倾”这三个字的含金量,绝非浪得虚名。】
他这番话,也是让北联大的武道天才安心。
人间局面并非那么无可救药,一定要相信光明
杨桓话音落下,孟传心中近乎九成九确信。
来日罗天大醮,对付山脉低语。
真正的主力后手,究竟何人。
大战在即,大楚依旧有条不紊发展着后续。
显然是对于处理山脉低语,有极大把握。
孟传分析,拢共有三:
其一,八限战力之强,颠覆大圣层次。
或许就像寰宇界那些祸害口中,所称的神之一类。
其二,以人体举例,山脉低语的灵魂降临人间,体魄还在寰宇。
大圣潜于寰宇,大楚发觉其弱点,有所针对准备也说不准。
其三,便是人间自身的变化。
就像杨桓说的,人间作为载体,受武道反哺提升后,必不可能胳膊肘向外拐。
如此来看,人间胜负手很大程度上,都寄托在赵临渊之身。
确实无愧“挽天倾”三个大字。
回神,孟传道谢:
【明白了,我没什么疑问了,多谢杨校长。】
【好,再有什么随时给我发消息,学校还有一大堆事情处理,挂了。】
经历杨桓一席话,孟传收获颇丰。
道谢挂断,不再打扰。
瞥一眼内景,金乌仍在绕着莫须有的太阳旋转,永不停息,很是勤勉。
孟传领略着自身体内疆土,心中发散思维,随便想道:
“气血聚阳,三花聚顶。二者的聚合,与武道真罡的诞生有关吗?内天地升起太阳,影响泉眼内息的异变?”
杨桓只说了,需窥天地真实,以气凝罡。
什么是天地真实?
感受过龙象真罡,他到现在也摸不透,真罡到底是如何形成。
刚忘问杨校长了.
但紧接着,孟传又想到了真实世界。
“不是说,进入真实世界,仅有感知真气时候的那一次机会吗?”
搞不明白,但说实话,他也不是很想再去那方天地,和上昊对视
“算了,不想了,抓紧先破三再说。”
最近师父在岛国闭关的日子,孟传也没闲着。
除去硬功日常合练,就在全力练拳,积累气血。
视线回神,脱出内景降临天穹。
银河浩瀚,星轨串联之星辰穴窍,已被点亮十之八九。
向高处攀升,唯有六大窍周遭一圈的星辰,尚有黯淡。
孟传数数,共计还差43颗!
四千三百点气血,即可着手破境!
四品雪莲,罗贯云还在闭关炼化,尚需要一段时间。
不知这些气血,能否在灭方之前积累足够。
若踏入三限,三次异变之下身体素质大跨越,收拾方剑星更添一分把握。
但孟传并不强求,即便是现在,方剑星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这点自信,孟传还是有的。
唯独放心不下,其耍阴招罢了.
起身出门,踏着鳞次高楼。
滞空滑行,渐行渐远。
孟传前往武馆练拳。
凭虚御风,滞空时候口鼻不断哈出热流,瞳孔里映反灼灼白雾。
隋校长破七结束,红日异象消失。
寒冷的冬天推迟三月,终是虽迟但到。
每年冬天,都是魔巢活动的爆发期。
伴随极寒仿佛将天地冻结,寰宇天魔反倒更加活跃。
“冬日之劫.”
踏入武道场,孟传跟相熟之人寒暄几声。
在武馆学员敬畏的眼神中登上楼顶,推开最里处的土属修行室。
他专门交代过,随意留一间修行室就行。
今日主练,非是五行聚散。
而是阴阳流转,真武降魔。
【真武降魔九式:熟练(76%)待破限】
【破限特质:逢魔(高级)】
武当“降魔神通”一脉,最强真功拳法。
修行渐深,孟传亦然觉得。
真武降魔除去“能打”之外,核心在于人身、天道相合。
把持精气神三花统一不内耗,此为内显。
形体阴阳流转,与体内三花交映,外显阴阳反洞彻于经脉诸迹。
操持行气,以不内乱。
可以说,这门拳法的修行难度,完全碾压他所学众多之法。
按照陈抟掌门说法。
即便武当浸润道行百年的得道真人、真君。
修行此法也略有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