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4章 拳撼陵光现神韵,气纳寰宇证先天!(6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94章 拳撼陵光现神韵,气纳寰宇证先天!(6k) (第2/3页)

,好大的名头。

    还有,孟传方才就好奇。

    明明是“武道真韵”,为何自称“神韵”?

    神功绝学留有的韵?

    他如今的武理境界,普通真功修行起来,确实没什么盼头。

    唯有融会贯通的自创功法,才能提起几分期待和兴趣。

    神功,更是期待已久。

    那么今日,要学神功?

    孟传瞬间来劲儿了。

    无心插柳,想着回到永安顺便祭拜下襄王,就能“摸”到如此大奖!

    对方要给自己灌顶,孟传估计。

    就像是将功法当中知识内容,如精神印记那般烙印识海,并非是手把手教。

    但别忘了,这里是哪儿

    或许这道神韵,即将消散。

    可若是等自己,将这一门功法入门,他和襄王还能在战魂空间的世界里重逢.

    但他也没忘,万一襄王有何执念,像那五雷轰顶世界的疯老道那样

    一个存于意象世界的天王级别对手

    孟传先不去想那么远,自己此刻,恐怕连入门都做不到。

    果不其然,他听襄王神韵讲到:

    “此法授于你,存神脑海,日后身体罡变之后,再去尝试掌握。

    【一气纳寰宇】,乃是襄王自创绝顶神功,身长一气,纳天地寰宇万序。

    可惜吾创法之后,还未多在此道走出多远,就”

    神韵摇头,功败垂成,无需外道尔,也不屑如此。

    襄王的真正死因,世间众说纷纭。

    孟传也略有好奇,但看对方模样似乎不想说,也就没往下问。

    再怎么扑朔迷离,也没有神功绝学到手要紧。

    而且听襄王这道神韵的意思,此法貌似还不是一般神功绝学。

    至于这一类顶尖功法,有无内部的等级细分,孟传并不知晓。

    但他估计,肯定是有的。

    即便是不放在明面上,但越难练的肯定越强,这是铁律

    况且,先前隋校长也跟他讲过。

    神功的奠基之法引进门,后续修行以及发展,都要看个人悟性。

    同样的功法,在不同手上施展天差地别。

    至于何为“罡变”。

    便是人体四次破限以后,整幅躯体异变的代名词——罡变。

    以罡气内练周身,反哺人形先天不足,称之为罡变。

    孟传所学【长生安乐法】,修行再深,会有一次【逆反先天】之机。

    这也是如罡变那样,一次补足先天的机会。

    可遇不可求。

    世间神功绝学,都会有罡变的前置条件。

    便是因为,罡变等用于将人身,塞进太上老君金丹炉中重新炼铸。

    将人体彻头彻尾调整梳理,趋于先天。

    若是下等根骨者,有滔天之幸进境宗师。

    光是一次罡变机会,就能将其根骨调整至上等级别!

    放在孟传身上,那就是更加趋于非人

    正如寰宇界中的某些“神血种族”,生而强大。

    人类尚且做不到这一点,但却自有造化。

    能够通过武道来不断完善自身,拔高身体的先天根基,比肩神魔!

    “好了,在灌顶之前,吾需将襄王最后的遗愿告知于你,且听好。”

    孟传郑重点头:

    “晚辈明白。”

    拿人家手短,有所回报是正常的。

    “你若为吾秦家之后,可承袭【拳震八荒】之名。

    若非我秦家后辈,拜托将我入魔后悟到的此法,传于秦家后人。

    我秦家皆为良善之辈,必有厚报。”

    小事,孟传点头。

    襄王的真正死因,或许就和“入魔”有关。

    至于拳震八荒这个武道称号

    襄王想多了。

    今夕是何年,武道称号早就不是世袭制了

    现在的【拳震八荒】,是大楚西方镇守,秦家多半是抢不回来.

    但将一气纳寰宇传给襄王后人,孟传倒是能帮上忙,也很方便。

    三秦守备军的总长秦月,正是襄王直系后辈,现任的秦家家主。

    “晚辈非秦家后人,必然不会辜负襄王所托,定将一气纳寰宇交给秦家。”

    襄王神韵点头:

    “暂且不急,待你于此法有一定建树,能于世间留下功法神韵,再告知秦家也不迟。”

    神功绝学,没有书籍文字流传一说。

    或者说,以文字和插画形式,根本无法承载其深奥武理。

    唯有以“韵”的形式,也就是类似精神印记那样,才能授法传功。

    真韵痕迹,孟传已然能够留存。

    就像华山上,他留下的那句话。

    后世徒辈便可观摩文字,来凝炼自身武道意志。

    功法真韵同理。

    他自创的那些拳法、硬功,都可烙印于书册,精气神永久存于扉页中。

    但神韵,明显与真韵是两回事。

    孟传大致猜测,需要对神功有一定掌握,以及更高的武理等等。

    任重而道远啊

    襄王神韵见尚有存在时间,把握好度。

    以天王之见解,帮孟传梳理了一番五行武理。

    他的内景地“自然高山”有莫名变化,与内景之间趋于协调,更加融洽。

    显然收益匪浅。

    时间缓缓流逝,若放在先前,以孟传的精神力早就坚持不住,离开战魂空间。

    但他现在,不仅是肉体更加持久,精神力也远远不是先前羸弱。

    不动手加速消耗,他还能再聊一天一夜.

    但可惜,襄王神韵坚持不了这么久。

    感受到身形趋于虚浮,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即将结束,消散于天地间。

    不由得长叹道:

    “来吧,吾将【一气纳寰宇】灌顶给你。”

    其实言传身教,一点一点口述纠正引导教学,神功绝学入门更快。

    甚至有些神功,也能以这种方式,跳过肌体“罡变”的前置要求。

    奈何时不我待,再加此法立意,太过深奥。

    即便这小子五行一道,掌握的他都有些看不懂。

    但那些涉及高深的五行武理,他始终尚未触及,即便拆细了口述,也晦涩如听天书。

    直接上手练习,纵使每天都有所得,十年三十年都理解不了,自然无法入门。

    听对方说完,孟传暗自鼓气,缓缓将头凑了过去。

    襄王神韵看着孟传把头伸过来,表情诧异。

    孟传纳闷道:

    “.不是灌顶吗?”

    “.吾乃道观出身,不兴佛门醍醐灌顶之说,记住了!”

    话音落下,襄王神韵爆发猎猎劲风,天地五蕴气机搅浑一片。

    孟传视线恍惚,再回神,竟落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