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吝啬人格 (第2/3页)
知道,很小时候我就开始干活,我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报名那天,学校都是我被父母撵着自己去的。我以为他们会带着我去,可是他们害怕面对,居然撵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自己去面对一个陌生未知的地方,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回想起往事,丁晓峰心中再次翻腾起无数的苦水。
感情是不需要钱的,再穷的家庭,父母如果爱自己的孩子,都会想方设法给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哪怕只是手工做的一个玩具,那也包含了浓厚的情感成分。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不需要成本的事情,放羊一样让孩子野蛮生长,自生自灭。
“嗯,你分析得不错。可你知道这在心理学范畴叫什么吗?叫做吝啬型人格,不光是物质上吝啬,感情投入上也很吝啬,要计算成本。造成这种吝啬型人格的根源根源上还是因为物质上的穷迫,资源匮乏,给孩子多了,成年人就要少吃一口。
在原始社会,壮年劳动力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部落的核心,维护这些人才能生存。孩子虽然是生命的延续,但毕竟是需要付出成本才能长大,成为壮年劳动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夭折率是很高的,疾病,饥饿,战争都可能损耗,那就亏本了。
哎,生存其实比我们想象的都要残酷得多。危难之际,人性的弱点暴露多,光明的一面少。所以不得不说,人类社会一直在前进,现在的社会就比封建社会生存要容易很多,这就是积极进步的一面。”齐宏娓娓道来,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丁晓峰怔了好半天,忽然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没错,的确是吝啬型人格。虽然时代进步了,但很多人根子上的东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就叫遗传基因。
多少夫妻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不也照样一点感情都没有吗,撕破脸离婚时都恨不得弄死对方。在乡村和一些城市里,子女因为不愿意赡养父母,对待父母比对付仇人的手段还要残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