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0章 翌日出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60章 翌日出发 (第1/3页)

    “哎,命苦啊,每次看到别人家里人互帮互助,互相敬爱,我心里就难受。这么简单的事情,可惜他们就是做不到。如果不是他们总是在算计我,还理直气壮的,给他们点好处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是他们越是钻营算计,又是不顾及我的感受,我就越是一分钱不想给,给了好处背后还说三道四的,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自信。”丁晓峰忽然有些伤心起来。

    杨建国苦笑道:“就当上辈子欠的吧,人死了也就一了百了。你好好干你的事业,别的东西真的不重要了。”

    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省心省力还在其次。按照中国人的情感,人的希望和志向就是这么一代代延续下去的,儿女的成就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晚年的底气所在。如果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出了一个败家子,那就祸患无穷,这个败家子非得把每一个身边人都祸害一遍,搞得鸡犬不宁。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真理,大部分人家都是按照这种情感逻辑经营家庭。可是落回到丁晓峰身上,却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父母亲人居然见不得他好,刚有点翻身的迹象,家里人不是高兴,而是心生嫌隙,居然帮着外人来在他身上割肉。

    这样丁晓峰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钱不是给不起,而是不能给她们惯出这个毛病,习惯性在自己身上割肉。人心是个无底洞,贪欲之门一旦打开,就没有止境。何况,不是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普遍人性是不会珍惜的,还会变本加厉。

    这样的父母亲人虽说不多,但也不在少数。很多私心过重,愚昧的人本身私心里就把骨肉亲人当成一笔投资,总想快速变现,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

    而得不到回报,自己心里就有怨气,因此很多父母在儿女面前总是摆出一副爱说教的追债面目。这势必造成两代人的紧张对峙关系,一辈子互相埋怨,从对方嘴里永远听不到一句认可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