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护苗刃暖,江湖新生 (第2/3页)
”的教具。他握住孩子的手,刀尖轻轻划过土块:“记住,刀可以杀人,也可以护苗。真正的武,是让该活的活,该长的长。”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指着远处的麦田:“沉叔你看,青苗长出来了!”
顺着他的指尖望去,连片的青苗在春风里起伏,像一片绿色的海。陆沉想起三年前在玄清门演武场的迷茫,想起黑风峡里的血腥,想起张石头临死前攥紧的“人”字旗——那些动荡的岁月,终究成了青苗生长的养分。此刻他蹲在麦田里,感受着泥土的温热,忽然觉得,比起追求化境、高武,这种“看着百姓的苗一点点长大”的踏实,才是江湖最该有的“大圆满”。
暮色降临时,安民坊的炊烟升起来了。苏明雪在义学棚外挂上灯笼,灯笼上画着青苗与剑穗——这是孩子们的杰作。周明远抱着新刻的木剑走来,剑身上除了“护民”,还多了行小字:“以剑守土,以心守人”——这是玄清门新的门训,刻在每一个弟子的剑柄上。
远处,神机营的巡逻队路过安民坊,百户望着麦田里护苗的身影,忽然对手下说:“知道为啥朝廷要推行‘安民义士’吗?因为真正的安定,从来不是靠兵器守出来的,是靠百姓心里的‘盼头’长出来的。”
夜风掠过青苗,发出沙沙的声响,混着义学棚里孩子们的念声:“人如青苗,需沐阳光,需护根土……”陆沉坐在田埂上,摸着剑柄上的“人”字刻痕——历经动荡的江湖,终于在“护苗”与“护人”的和鸣里,找到了新的方向:不是用武力划分正邪,而是用烟火气定义江湖——这里有青苗破土的生机,有剑穗护民的温柔,更有千万人彼此守护的温暖。
当第一颗星子升上天空,安民坊的“安民旗”轻轻晃动,旗面上的禾苗与“人”字,在夜色里渐渐融为一体。
陆沉望着这面旗,忽然明白:江湖的故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传奇,而是千万个“人”共同书写的、关于“活着与守护”的长卷——曾经的动荡,不过是长卷上的浓墨重彩,而如今的青苗与灯火,才是底色。
入夏的第一场暴雨来得猝不及防,安民坊的麦田在雨幕里泛着油绿。阿狗握着短刀蹲在田垄边,刀刃贴着泥土削断缠在苗根的野藤——这是他跟着陆沉学的“护苗刀法”,讲究“快而不狠,断而不伤”。忽然,远处传来秸秆断裂的脆响,他抬头望去,只见三道黑影从坊外翻墙而入,靴底沾着不属于安民坊的红泥。
“有外人!”阿狗握紧刀柄,短刀在雨幕里划出一道银线。这半年来,安民坊虽渐成气候,却难免遭来眼红的势力——多是从前依附商盟的地方豪强,暗中派死士试探。他认准黑影袖口晃动的暗纹——是江湖上臭名昭著的“红泥帮”,专替权贵做脏活,鞋底的红泥取自百里外的赤土山。
黑影显然没把眼前的少年放在眼里,领头者甩出软鞭,鞭梢缠着雨珠劈向阿狗面门:“小崽子,把安民坊的粮册交出来!”鞭风带起泥点,却在离阿狗鼻尖三寸处顿住——少年的短刀已抵住他手腕内侧的麻痹穴位,正是陆沉教的“制敌先制腕”要诀。
“阿狗!小心背后!”张石头的儿子举着木剑冲过来,却被另一个黑影踢飞木剑。木剑在泥地里滚了两圈,忽然被一只手稳稳接住——是苏明雪,她足尖点地跃至近前,腰间软剑出鞘,剑穗上的禾苗坠饰在雨中甩出水花:“红泥帮?上次吃的苦头还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