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5章 犁护青苗,麦浪成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5章 犁护青苗,麦浪成锋 (第2/3页)

,这便是他们的“护民循环”。

    春分那日,安民坊的青苗齐刷刷冒出新叶。长史带着王府护卫又来了,却看见田头插满了“安民护苗旗”,每面旗下都有持犁的百姓——他们不是江湖高手,却用犁耙在田地里划出防线,用青苗在春风里竖起壁垒。

    陆沉握着木剑站在最前,剑穗上的禾苗坠饰随风摇晃:“长史大人,您看这青苗——它们扎根土地,吸的是百姓的汗,喝的是江湖的风,您就算用刀砍断苗叶,也砍不断土里的根。”他指了指远处扛着锄头赶来的流民,“就像这些人,您就算赶跑十个,还会有百个、千个来种地——因为这地,是他们的命。”

    长史望着漫田的青苗,忽然想起自己在京都见过的景象:权贵们争权夺利,却忘了朝堂之外,还有千万个“张石头”在土里刨食。马鞭在手里转了两圈,终究没挥下去——他忽然明白,比起刀光,更可怕的是“人心归田”的执念,那是任何权力都碾不碎的、来自土地的力量。

    夜风掠过青苗,传来沙沙的轻响,像无数人在私语。陆沉蹲下身,看见张石头的儿子正用木棍在田埂上画“人”字——这次的“人”字底下,多了两笔弯弯的线条,像犁耙,也像青苗的根。

    江湖的战斗,终究从刀光剑影,变成了土地与人心的较量——当护苗的犁耙比杀人的刀更有分量,当百姓的笑容比权贵的威严更有温度,这场关于“生存”的战争,便早已分出了胜负。

    而安民坊的青苗,会在每个春天准时破土——就像那些在乱世里挣扎着活下去的人,只要根扎在土地里,只要心守着希望,便永远能在刀光剑影里,长出新的、带着泥土香的黎明。

    小满时节,安民坊的麦田翻涌着金黄的浪。陆沉戴着草帽蹲在田垄间,指尖掐下饱满的麦穗——再有三日,便是开镰的日子。阿狗扛着新打的镰刀走过,刀身映着阳光,却没了往日的冷冽,反倒沾着些磨石的温热:“沉叔,老王头说今年的麦能磨三缸面。”

    话音未落,远处官道腾起烟尘。这次来的不是王府护卫,而是数十名身着短打的江湖客,腰间或别着柴刀,或缠着麻绳——是邻县新成立的“护田盟”,领头的正是当年在流民窟接过解磷散的老者。

    “陆先生,”老者抱拳行礼,身后的江湖客们纷纷放下手中兵器,露出怀里装着的麦种,“我们护田盟想借安民坊的‘护苗法子’——上个月,有豪强雇了山匪烧我们的麦田,若不是想起你们用湿麻布扑火……”

    陆沉笑着扶起老者,指了指田边正在教孩子捆麦秆的苏明雪:“法子不是我们的,是百姓从土里刨出来的。”他忽然看见人群里有个熟悉的身影——曾在红泥帮当过死士的阿豹,此刻怀里抱着麦种,袖口别着枚“护田”木牌,“阿豹,你怎么来了?”

    阿豹挠了挠头,麦种从指缝间漏下:“当年您没杀我,还让我给邻县流民送粮……”他望着金黄的麦浪,“我才知道,比起替人杀人,帮人护麦更踏实。”

    正说着,远处忽然传来惊呼声。几个护田盟弟子指着麦田边缘:“有人砍麦子!”陆沉抬头望去,只见十余名蒙面人挥着柴刀砍向麦秆,刀刃闪过的瞬间,却听见“咔嗒”一声——柴刀砍在埋在麦土里的竹片上,那是清浊盟弟子提前布下的“护苗暗桩”。

    “又是镇北王的人?”阿狗握紧镰刀,却见蒙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