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3章 何必敝帚自珍? (第1/3页)
御宴之上,酒盏交错,气氛热烈。
各国使臣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无非是歌颂大唐强盛,陛下圣明。
高昌国王子麴智盛,年岁不大,眉宇间透着少年锐气。
他的注意力落在大唐新出的曲辕犁、水车,还有那些剔透的琉璃杯盏、光洁的瓷器上,那份渴望几乎要从他脸上溢出来。
其余诸国使臣,也对这些能改善民生、提升国力的“神物”一个个眼热得很。
李世民听得龙颜大悦,几杯御酒下肚,豪情涌动:“诸位远道而来,都是我大唐的朋友。朕富有四海,区区一些惠民的东西,要是能造福各邦百姓,也是一件好事。”
他话头一转,带着帝王的宽厚,“等宴会结束,朕可以吩咐下面的人,把一部分器物的图谱和制作方法,赐给你们这些恭顺的国家。”
李承乾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一下。
这些东西瞧着简单,可背后是领先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
他端着酒杯,挪到李世民旁边,压低了声音:“父皇,琉璃、精铁的法子,还有那曲辕犁的构造,都是咱们大唐工匠的心血,是国之利器。这么轻易给人,不出几年,别国就能仿出来。长远看,对大唐未必是好事。”
李世民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动,对太子这话,他显然不太高兴。
太子这话,太小心了,失了大国风范。
今天万邦来朝,正是显摆大唐胸襟和自信的时候,怎么能小家子气?
高昌王子麴智盛见太子跟皇帝嘀咕,估摸着是太子小气,不想分享。
他大步上前,先献上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珠光柔润,瞧着就值钱。
然后才笑呵呵开口:“太子殿下想多了。我们高昌国是比不上天朝富庶,但也碰巧有一种‘琉璃’,叫‘火玉’,虽然没大唐琉璃那么透亮,也挺难得。这天下大得很,宝贝也不是一国独有。大唐是天朝上国,何必藏着掖着呢?”
这话听着客气,可那意思,是说大唐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吐谷浑王子慕容顺也凑上来,嘴角那点傲慢藏都藏不住:“麴王子说得对。我们吐谷浑是偏远,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