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8章 寻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8章 寻师 (第1/3页)

    说到这,鲁智深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而后继续道:

    “洒家见在闹市出了人命,这般多人看着,暗道大事不妙,此事定然无法周旋,只得回去经略府匆匆收拾好行李,便逃了出来。

    而渭州府见洒家在闹市杀人后畏罪出逃,果真震怒,着赏银一千贯,广发海捕文书要追拿洒家。

    洒家见状,一路奔逃……

    逃了月余。

    也是缘分使然,逃到代州雁门县时,竟在那里再次巧遇到金老汉。

    金老汉已经知道洒家在状元桥下打杀郑屠的事,凑巧见到洒家后好生感激,最后将洒家带到了金翠莲住处。

    那金翠莲自从当日被史大朗送离渭州府后,兜兜转转之下,来到了代州雁门县,最后嫁给了本县一个姓赵的大户做外宅。

    那赵员外性情豪爽,乐于助人,也是个讲义之人,知道是洒家当日救下金翠莲后,对洒家甚是敬重。

    金翠莲凄苦多时,终也算觅得良人,安身立命了。

    洒家见状心宽许多。

    只是洒家失手杀人后畏罪出逃的事情不小,金翠莲和赵员外知道不能让洒家在外奔逃,不然迟早被官府发现踪迹给拿住,因此便留洒家在庄上暂时躲避。

    可洒家外形太过惹人注目,在赵家庄暂歇不久,便已经有人注意到洒家身容,要请官府追拿,以领赏银。

    那赵员外见状,知道久留洒家在庄上不妥,以免有个山高水低,横插踏错,之后他便想到了一个法子。

    他家祖上到他这一代,曾时常布施附近五台山上的一间文殊寺,如今那赵员外已然位居文殊寺的檀越,与文殊寺的智真长老交好。

    而赵员外家中还有一道五花度牒,所以,他便恳请洒家去那五台山文殊寺落发为僧,依仗僧侣外形,加上五花度牒作证身份,便可避开官府追拿。

    洒家知他们好意,也知倘若被官府追拿到此处会连累他们。

    当时已然山穷水尽,无处安身,不得已最终同意下来。

    没得奈何,洒家便被他们带着,来到五台山文殊寺落发为僧……

    只是洒家性直喜酒,在清规森严的庙中多惹事端,屡犯庙中酒戒,加上洒家与庙中那些秃驴性格不合,平日不睦。

    而在一次大醉后,那帮秃驴紧闭庙门,不让洒家回庙休息,洒家趁着酒兴,一怒之下推倒山门前的两尊罗汉像,又撞毁庙门……

    唉……

    闯下如此大祸,即便有赵员外的面子,还有智真师父的垂怜,洒家在文殊寺也实是留不下去了。

    之后,智真师父手书一封亲笔信件,让我携信前往汴京的大相国寺,找他师弟智清长老,以求在大相国寺谋一立锥之地。

    只怪烈酒扰心,致使洒家做出此等蛮横之举,洒家心中有悔,愧对智真师父垂怜。

    领过信件后,拜别师父与赵员外还有金翠莲父女,便径直投身汴京方向去了……”

    说完缘由,鲁智深长吁一口气,眼中颇有些唏嘘感慨。

    种雁翎目光微闪,看着自己老爹以前帐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