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晚年的使命 (第2/3页)
点缀着充满生机的绿色嫩芽与翻飞的海鸟剪影。轻柔的海风从开阔的江面吹拂而来,带着咸湿的水汽,卷起台上台下嘉宾们手中宣传册的页角。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金戈站在发言席后,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他穿着合身的深色西装,两鬓早已染上无法忽视的霜雪,那是岁月公正的馈赠。额头的皱纹深刻,如同大地久经风雨冲刷的沟壑。然而,那双眼睛,依旧明亮锐利,如同鹰隼,沉淀着智慧与洞悉世事的沉稳光芒。他扫视全场,目光所及之处,喧嚣渐渐平息。
“我们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拥有多少财富,更不是因为寻求什么虚名!”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金属般的铮鸣,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是因为我们深知,教育,是点亮未来的火种!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必须守护的家园!这火种不能熄灭,这家园不容践踏!”
台下前排,黄琳安静地坐着。岁月同样在她眼角留下了温柔的痕迹,却无损那份沉淀的娴雅气质。她穿着剪裁得体的米白色套裙,微微仰头看着台上的金戈,专注地听着他的每一个字。她的目光柔和而坚定,如同宁静的港湾,默默映照着台上那艘乘风破浪的船。当金戈说到激昂处,她的唇角会轻轻弯起,流露出无声的赞许与全然的信任。
“有人说,都这把年纪了,该颐养天年了!”金戈的声音忽然带上了一丝自嘲的笑意,随即又化为磐石般的坚毅,“可我们这些老家伙,心里还有一团火!看见偏远山村的孩子跋涉几十里山路去上学,眼里却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这火就烧得更旺!看见我们鹭江的入海口,白海豚的身影一年比一年稀少,塑料垃圾却一年比一年刺眼,这火就烧得我们坐不住!”
他的话语,仿佛带着滚烫的温度,点燃了台下许多同龄人的共鸣。不少白发苍苍的老教育工作者、退休的环保人士,眼中都闪烁着激动认同的光芒。有人用力点头,有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所以,‘恒爱’基金会的使命很简单!”金戈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用我们有限的余热,去支持那些扎根乡村、默默耕耘的‘点灯人’教师!去资助那些心怀梦想却因贫瘠的土地而步履蹒跚的孩子!去清理我们美丽海岸线上每一处不该出现的污痕!去守护那些与我们共享这颗蓝色星球的神奇生命!”
掌声,如同酝酿已久的潮汐,终于轰然响起!初时热烈,随即汇聚成一片持续而汹涌的声浪,在江风与海鸟的鸣叫声中回荡不息。闪光灯亮成一片,捕捉着台上这位白发老者眼中不灭的火焰和他身后背景板上那片希望的蓝与绿。
仪式结束后的酒会,气氛轻松而温暖。柔和的光线,精致的点心,低声的交谈与偶尔响起的清脆碰杯声交织在一起。金戈和黄琳被众多老朋友、老同事以及慕名前来的各界人士簇拥着。
“金老师!黄老师!”一个洪亮而激动的声音穿透人群。只见头发同样花白、身材依旧魁梧的张牟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更深的纹路,但那股子雷厉风行的警察气质依旧鲜明。他身边跟着一位温婉的中年女士,是他的妻子。张牟张开双臂,给了金戈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用力拍着他的后背:“好!干得漂亮!这才是我兄弟!退休了比当警察那会儿动静还大!”
“哥!”金戈笑着回拍他,眼眶有些发热。每一次见到张牟,二十多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总会瞬间涌上心头——那刺耳的警笛,那撕裂黑暗的强光,那被死死按在地上、疯狂扭动的余匕……是眼前这个兄长,在千钧一发之际,如同神兵天降,护住了他和黄琳的安宁。
“嫂子!”黄琳则亲热地挽住了张牟妻子的手臂,笑容温煦如春风,“你们能来,真好!快尝尝这个,刚出炉的,味道不错。”她自然地递过去一块小巧精致的点心,动作熟稔而亲切。
“哎哟,还是琳琳贴心!老张就知道咋咋呼呼。”张牟妻子笑着接过,嗔怪地看了丈夫一眼,随即又转向黄琳,压低了声音,带着关切,“琳琳啊,最近身体怎么样?那老毛病没再犯吧?你可不能跟着金戈太拼,该歇就得歇着!”
“放心吧嫂子,好着呢。”黄琳笑着点头,眼神明亮,“看着他做想做的事,精神头足,我也跟着有劲儿。”
崔丽、李佳、张海、洪龙……当年厦夂一中那些并肩作战的老同事们,如今也都是鬓染风霜,纷纷围拢过来。时光仿佛倒流,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理想与冲劲的校园。
“老金!你这基金会名字起得好!‘恒爱’!永恒的爱,既是爱情,也是大爱!”崔丽端着果汁杯,笑着打趣,眼角眉梢依旧是当年的爽利。
“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