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五郎入秀才学堂 (第1/3页)
“郑师傅,新年好啊!”
“赵大人,新年好啊,快请进!”
对于赵清虎的到来,郑师傅颇为惊讶。
今时不同往日,眼前之人可不再是农户,而是七品官员啊。
“别客气,我身上的司农令就是个虚衔。”
“可不敢如此说啊,我都听说了,您是向朝廷进献了堆肥之法、育苗插秧水稻种植法,能肥田,能提升水稻亩产,活人无数,功德无量,圣上他老人家才特意下旨册封的官身,岂能是虚衔!”
赵清虎有些意外,清水镇传开了?
“郑师傅,你听谁说的啊?”
“镇上的衙门啊,年前就贴上告民书了,早都传开了。”
不曾想,朝廷还真的是行动快速,这是赶在新年之前,把告民书传递了下来。
“不说了不说了,我来找你是想请你出工的。”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事情,赵清虎干不来,还是直奔主题。
“您说。”
“我们绿竹村赵姓人家想要建祠堂,一间砖瓦房、两间土坯房,你看?”
“放心,建祠堂我有经验,包在我身上。”
“此外,我家的豆腐坊要扩建!原有的基础上,再扩建四亩地。我家那门头也需要改一改,要能挂上牌匾的。”
“石狮子可要,我找人定?”
“算了,石狮子就不用了,用不上。”
郑师傅掏出算盘开始计算,赵清虎则是将自己需要的东西一一报上。
都不是什么大活,开冻后立马就能破土动工,郑师傅估摸着正月底就差不多能开冻动工了。
最后给出了报价,祠堂是十九两银子,豆腐坊是三十两银子。
二十多年前,王家的祠堂花了十八两银子,这么多年过去,同样规格的涨了一两银子,这古代也有通货膨胀?
谈完了正事,赵清虎一面喝茶烤火,一面等着五郎过来。
五郎速度也不慢,没让他爹多等。
“郑师傅,那我在家等你开冻后带人过来。”
“放心,一定第一时间上门。”
父子俩离开后,又去了铁匠铺,找张铁匠定了大大小小十口铁锅,去石匠店定了八台石磨。
“家里的驴不够用了啊。”回去的路上,赵清虎甩着驴鞭开口。
“爹,大黑她们都怀孕了,等肚子大了就不能上豆腐坊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