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951章 药性判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1951章 药性判断 (第2/3页)

,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这种事只能让赵大夫这等积年大夫来做,林婉婉是分不清楚的。

    称不上道心破碎,但确实是迷惘了。

    即便早有预料,但事实结果摆在面前,赵大夫还是很难接受。明明创造了最好的生存条件,为何却未能收获最好的结果?

    林婉婉坐在马扎上,高谈阔论,“我们小时候不都听过一个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吗?”

    赵大夫非得这时候犯犟,“老夫没听过。”

    他小时候是没听过,但不妨碍清楚含义。施肥锄草都是细枝末节,关键是种植的时间太短,药性尚未“沉淀”。

    林婉婉不以为意道:“还有一句话叫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它们的日子——过得太好了!”

    没有经过自然界残酷的生长胁迫,哪能逼出那些有效的成分。

    赵大夫世事圆融,轻轻叹息一声,“药效弱总比没药好。”

    人工种植的药材药性虽稍逊一筹,但只要用量足够,也是有一定效果的。而深入山林采药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急症猛药需用野生药材的峻猛之力,这些药材药性温和反倒更适宜慢性调理。”也算发掘出了一层新的好处。

    赵大夫提出要求,“第一次采收时,你让郑、郭二位大夫过来,我们研究下配伍。”特意没提林婉婉,知道这种事靠不上她。

    药材药性一旦调整,相应的剂量也需要随之改变。好在种植的都是一些性质温和的药材,剂量稍作调整不会引发太大的变故。

    看向田庄大门的方向,“至于那些花椒、枸杞、酸枣……性状倒是没有太大变动,你找些香料、药材商人来收了便是。”语气听起来颇为随意。

    这些东西,早就有人零星种植,只是规模没有四野庄这般大。

    赵大夫想到花果山成片成片的围栏作物,仿佛预料到未来关中某些商品价格大跳水的场面。

    林婉婉自信满满地说:“这个简单,我还能叫些酒楼食肆的掌柜来看货。”

    赵大夫连忙阻止,“你是想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