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刀光揽月灯火照人 (第1/3页)
次日傍晚,三人混在熙攘的人流中走出唐家老宅。唐秋芸破天荒地摘了银铃,却在发间别了朵刚摘的桂花,香气随步伐轻漾。朱雀大街的灯笼早巳挂满,兔儿灯驮着胡萝卜灯穗蹦跳,荷花灯在水盆里漂成星河,最妙的是走马灯,转动间映出《西云记》的皮影,引得孩童们追着跑。
"小师弟快看!"唐秋芸忽然拽着云逸冲向糖画摊,"我要一条龙!不,要一只凤凰!"她踮着脚看匠人舀糖稀,马尾辫扫过云逸手背,"上次我偷跑出来,只买到一只小老鼠,被阿姊说了整夜......"
云逸看着匠人以勺为笔,在青石板上浇出一只展翅的凤凰,忽然想起恒峪山脉的雪豹——同样的金色,却多了份人间烟火的温暖。他摸出碎银付账,唐秋芸早已举着糖画蹦到街边,银铃虽摘了,发间桂花却簌簌掉落,惹得卖花娘直笑。
"孔明灯!"唐秋雪忽然指着,声音里难得有了几分雀跃。云逸抬头,只见靛蓝天幕上飘满了暖黄色的光点,像被揉碎的星星。唐秋芸不知何时买了三盏灯,竹骨纸面上还带着淡淡的竹香。
"我要写'刀术大成,天下无敌!"唐秋芸握着毛笔信誓旦旦,却在落笔时撇了撇嘴角,"算了,还是写'阿姊琴技第一'吧......"
云逸望着她纠结的模样失笑,提笔在自己的灯上写下"父母安康"。字迹方干,便被唐秋芸一把抢过:"小师弟的字比爹爹的好看!"少女的惊叹混着糖画的甜香,让云逸忽然想起行山镇的中秋——母亲会在灶台前烙桂花饼,父亲则在院子里摆香案,月光会爬上他们鬓角的白发。
唐秋雪的灯上是秀美的"江湖太平"四字,笔画间藏着琴韵的婉转。三人将灯托在掌心,看烛火渐次燃起,纸灯渐渐膨胀,仿佛承载着什么就要升空。"一、二、三!"唐秋芸喊着口号,三只孔明灯晃晃悠悠升上夜空,起初还能看见各自的字迹,转眼间便成了漫天星斗中的三点微芒。
"它们会飞到哪里去?"唐秋芸望着灯消失的方向,语气里竟有了几分怅惘。
"飞到该去的地方。"云逸轻声说,忽然看见唐秋雪发间的银步摇在月光下碎成星子,像极了恒峪山脉的流萤。那时他以为江湖是一个人的仗剑天涯,直到此刻才明白,原来有人同行的江湖,连月光都带着温度。
"小师弟,"唐秋雪忽然凑近,桂花香气混着琴弦的清苦,"无论你走到哪里,王都的唐家......"她忽然住口,耳尖泛红,低头拨弄着灯穗,"总之,若累了就回来。"
云逸望着她慌乱的模样,忽然想起白天在演武场,她抚过穿雾刀时的郑重。那时他不懂她眼中的光,此刻却忽然明了——那是江湖儿女独有的、含蓄而热烈的牵挂。
更夫敲过子时的梆子,街道上的人潮渐渐退去。三人沿着朱雀大街往回走,唐秋芸打着哈欠靠在唐秋雪肩上,云逸握着半盏没喝完的桂花酒,听着远处传来的更声,忽然觉得腰间的破云刀从未如此轻盈。
"其实我......"唐秋雪忽然开口,却被云逸抬手打断。
"我明白。"他望着中若隐若现的银河,想起自己在空白处写的那两句诗,"江湖路远,总有灯火为你而留。"
夜风送来最后一缕桂花香,云逸摸了摸腰间的刀,忽然笑了。他知道,无论前方是怎样的风雨,今晚的月光、手中的灯、身边的人,都将成为他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火——照亮他劈开迷雾,也照亮他守护这人间的温柔。
有些相遇,本就是江湖最慷慨的馈赠。而他,何其有幸。
暮春的斜阳透过天井照在演武场的青石板上,云逸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