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2章诸国筹谋军备通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2章诸国筹谋军备通商 (第2/3页)

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副盟主果然内行。秋双国多山地,枪尖不淬硬些,扎不进岩石缝里的埋伏。”

    “好说。”慕容副盟主将清单折好,塞进怀里,铁制的怀链发出轻响,“霜降前,保准让秋双国的士兵握着新枪,能捅穿三层铁甲。”

    窗外的月光不知何时爬了上来,透过窗纸的缝隙,在清单的残页上投下银辉,像给这场无声的承诺,镀上了层冰冷又坚实的光。

    慕容副盟主接过清单时,指尖触到纸页边缘的毛边,粗糙得像未经打磨的铁。他抬手将油灯拨亮些,昏黄的光立刻把密密麻麻的字迹照得清晰——那些宋体小字排得整整齐齐,像列阵的士兵,连标点都透着不容错漏的严谨。

    “长弓一万把……”他低声念着,指腹划过“一万”这个数字,仿佛摸到了弓弦绷紧的弧度。每一把弓的木料、拉力、射程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连箭羽要用雁翎还是鹰羽都分了类,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万箭齐发时撕裂空气的锐响。

    “箭矢五万壶,连弩两千把……”清单上的墨迹微微发蓝,想来是用了上好的松烟墨。慕容副盟主的目光在“二十万支箭矢”上停了停,眼前浮现出箭壶在阳光下泛着的金属冷光,仿佛能看见它们从连弩中喷薄而出,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长刀的规格写得更细,刃长、柄长、重量精确到两,他仿佛能想象出十万柄刀同时出鞘,寒光映得天地发白的模样。

    看到“长枪一万支”时,他不自觉挺直了背。清单注明枪杆需用三年生的枣木,枪尖要淬三遍火,这是秋双国山地作战的老规矩。他指尖在“牢不可破的防线”几个字旁敲了敲,像是在掂量枪杆的硬度。

    密密麻麻的字迹一直延续到最后一页,连马鞍的尺寸、马镫的弧度都没放过。慕容副盟主翻过最后一页,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窗外的风卷着沙尘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极了远处集结的马蹄声。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是其他王国的使者到了。“慕容兄,我们带来了铁匠和木料,”西境使者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人手已在城外集结,随时能开工。”

    慕容副盟主放下清单,胸口的重压忽然轻了些。他拉开门,见月光下站着好几个熟悉的身影,每个人手里都握着自家的工匠名册。灯光从屋里漏出去,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道坚实的城墙。

    荀尚书指尖摩挲着案上的羊皮地图,闻言抬眼时,眸子里映着烛火的光,笑道:“我们秋双国已跟蛮荒人搭通了商路,那片草原可是天然的马厩,遍地都是良驹,性子烈得像草原上的风。”他指尖在地图上蛮荒地界重重一点,“回去我就扎进驿馆,把通商文书磨得锃亮,让那些牧马人把最好的儿马、骒马都挑出来,马蹄子都得是带金星的!”

    话音刚落,月尚书已往前半步,袍角扫过案边的铜鹤香炉,带起一缕青烟:“我们风之国要五万匹!”他说这话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