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拨弄人心的高手 (第2/3页)
流不止。”
段宏业,跟江向阳就是一丘之貉。
当初江向阳取名屠龙少年,干的是地下工作。
大家听后一笑置之就好了。
他倒是好,拿到明面上,给剧团做名字,怎么听也是不着调的。
就这一路,段宏业排戏的表现,完全颠覆了吴政委的认知。
这公子哥认真起来,剧组谁都怕他。
对演员的台词,细微的动作,反复打磨,要求之苛刻,好几次把演员练哭,他若无其事的还把江向阳三天两头喊去看,去改。
合排时候,所有人看代入进去,看哭了。
这家伙仿佛莫得感情的机器一样。
跟江向阳反复雕琢细节,纠正演员多余的动作。
就这两个看起来不着调,跟八路军干部风格迥异的家伙,实实在在是拨弄人心的高手。
“什么故事?这么感人?”
听见别书琴这么说,副参谋长也很好奇,别书琴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吴政委接口说起来。
“爱情故事,一个酒坊主的女儿,遇见了一个书生,两情相悦,酒坊老板嫌弃书生穷,一直不同意两人的婚事,而书生在听说岳父被土匪绑了,却毫不嫌弃的带人上山,跟土匪一番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救下了岳父。”
“终成正果了,有点俗套哦。”
江向阳的《九儿》,不是红高粱。
这家伙好不容易,自己写个本子,不夹带私货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鬼子打到山东来了,书生带着岳父,爱人,回去跟着伙计一起,带着一些酿酒的家伙事,逃到了乡下,重新开了一家酒坊,八路军来了,两人受到党的感召,投身报国,于是参加了八路。”
“夫妻两人一人成了县大队骨干,一个成了民兵区小队游击队员,在鬼子前来扫荡...算了,算了,我给你说太多,你看了就没有意思了,我觉得这部戏非常好,非常契合我们当前抗战的形式,对于战斗中转移老百姓,有重大意义!”
别书琴看见副参谋长刚听得津津有味,自己丈夫成了断更狗。
然后副参谋长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