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番外】谢临渊(1) (第1/3页)
谢临渊第一次见到江初月,是在少年时期。
那时江家夫妇战死沙场,留下孤女。萧老夫人念及故人之情,特意派萧戟北上接回那个小姑娘。
恰逢谢临渊闲来无事,便和萧戟一起北上接人。
谢临渊对江初月的第一印象不太好。
哭哭啼啼的小姑娘,眼里蓄满泪水,可怜巴巴地缩在小柜子里,看上去真的丑兮兮。
谢临渊不太喜欢,他最讨厌这种娇气爱哭的女孩子。
当萧戟问他:【谢临渊,你要把她带回家养吗?】
谢临渊便立刻摇头:【不】。
开什么玩笑,他谢临渊的府邸,岂是养这种小哭包的地方?
于是,江初月被萧戟带回了萧府。
...
...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谢临渊都没再想起过那个江家的小丫头。谢家风雨飘摇,由于扶持六皇子,谢临渊父母惨死。
少年谢临渊和萧戟遭到排挤,被派到北境凉州城镇守,抵御北越军队。
这相当于是一场残酷的流放,目的是想让谢家和萧家的后代战死沙场,后继无人。
北境凉州城气候古怪,常年风沙侵袭,气候炎热;有时沙漠又突发洪水,淹没小城。
谢临渊和萧戟并肩作战,联手抵御外敌,艰难地在凉州城生存。
发霉的粟米混着沙粒,嚼在嘴里咯吱作响;破了洞的靴子灌进滚烫的沙,磨得脚底血泡层层。两个少年哪懂针线活?又不喜丫鬟伺候,所以身上的衣裳总是打满丑兮兮的补丁。
但好在,萧戟的妹妹经常派人送新衣裳、靴子以及一些生活用品。
“老谢,也有你一份。”萧戟扛着包裹进屋,打开包裹,取出两件衣裳和一双靴子递过去。
谢临渊怔然接过。
怎会有他的一份?
萧戟解释道:“我家小妹心善,兴许是看你没人做衣裳,特意给你送了些。”
提起自己的妹妹江初月,萧戟眉眼难掩喜悦。
谢临渊抚摸着两套崭新的男子衣裳。这衣裳应该不是江初月亲自做的,大概率出自顶尖绣娘之手,但衣裳的尺寸刚刚好,还根据北境凉州城的气候做了些许改造,衣裳透气还能防风沙。
还有那双牛皮靴子,谢临渊穿上,大小正合适。
谢临渊拿着衣裳和靴子回屋,心思百转千回。谢家在军中影响力极大,簇拥在谢临渊身边的都是一群糙老爷们,很少有人会有这般细腻的心思,送他衣裳鞋袜。
“萧戟的妹妹。”谢临渊擦着手里的长剑,眼前浮现出多年前那张哭花的小脸。
脏兮兮的,丑得很。
也不知如今长得多高了。
接下来,几乎每隔两个月,萧戟都会收到从京城寄来的包裹。萧戟有的,谢临渊必定也有一份。
萧戟穿新衣裳,谢临渊也能穿上新衣裳。
萧戟拥有新护臂,谢临渊也能有一副新护臂。
谢临渊日常穿着江初月送给他的衣裳,想不记住她都难。江初月就这么悄无声息钻进他心里。
时间悄然流转,寒冬降临凉州城。
北越退兵,北境暂时安定。谢临渊这几日郁郁寡欢,父母的忌日将至。
谢临渊怅然,父母离奇死亡,尸骨至今没找到。
“来,喝点酒。”萧戟递来一个酒坛子。
谢临渊拎着酒坛子,问萧戟:“凉州城何处能找到细薄绵纸?”
萧戟纳闷:“粗糙的绵纸倒是有,可细薄的绵纸可没有。那东西工序繁琐,边关百姓哪有闲心做这个?对了,你要那玩意儿作甚?”
谢临渊没有回答,仰头灌了口酒,喉头火辣辣的疼。
父母没有尸骨,没有坟冢,他连祭奠时该朝哪个方向跪拜都不知道。
祭奠下落不明的故人,唯有燃放明灯,为亡灵指引回家的路,将哀思愿望上达天听。
可凉州城没有适合做明灯的绵纸,谢临渊满腹心酸。
“萧将军!京城来包裹了!”士兵来报。
萧戟揽着谢临渊的肩:“走,看看小月又捎了什么好东西来。”
这次的包裹比往日厚重。
萧戟拆开油布,里面整齐码着羊皮手套、加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