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1章 意料之外的138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01章 意料之外的138K (第3/3页)

得轻松,眼看着就已经过了元旦,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也的确应该休息休息了。

    不过在回家之前,陈辉还是先回了一趟等离子体研究所。

    如今宋韫韬与刘勇两人,已经完成了等离子体运行模型与偏滤器两大成果的融合。

    刘勇他们使用液态锂合金作为偏滤器靶板材料,不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散热和辐射的问题,更是能够通过辐射锂金属来获得氚,从而实现氚自持,维持反应运行。

    因为氚的半衰期只有12年,它无法被长期保存,每年会自然衰变掉约5.5%,并且在自然界中存量极少,只能通过人工制备。

    目前全球的氚库存主要来自裂变反应堆的副产品,总量约在几十公斤级别,即便是一个百万千瓦级的商业聚变发电站,每天需要消耗约0.5公斤的氚,相比之下,全球现有库存仅够几个电站运行很短时间。

    所以想要可控核聚变稳定运行,最好是能够在剧变反应过程中生成氚。

    而氚的一种制备方式,正是中子+锂→氦+氚,这是一个热中子反应,效率很高,所以在偏滤器中使用液态锂金属作为靶板金属,一方面能够吸收热量,吸收中子辐射,另一方面还能高效的生产氚。

    可以说是变废为宝,两难自解。

    不得不说,这是个天才的想法,并且他们做到了。

    陈辉承认,就算是他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恐怕都不一定能有刘勇他们做得好。

    参观完刘勇他们改进后的偏滤器后,陈辉又去到了鄂维南院士的实验室,前些天他们就传来好消息,说是发现了一种天生就应该是第一壁材料的新材料。

    刚走进实验室,陈辉就听到一阵欢呼,似乎是又有了新的进展。

    “热负荷承受能力13.7MW/㎡!”

    “抗中子辐照性能高达100dpa!”

    “在3000度高温下依旧保持足够的强度……”

    邓婷看着最后出来的检测结果,声音都高了八度。

    陈辉也暗暗咋舌,这些数据是目前第一壁材料的好几倍,有的甚至都超出了快十倍,这简直是质的飞跃。

    “是时候该建堆了!”

    陈辉神色振奋,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小辉回来了!”

    这时,鄂维南也看到了站在实验室门口的陈辉,欣喜的脸色中又带着一丝骄傲,“不辱使命!”

    “小师弟,这下压力可就来到你身上了。”

    杨驰也笑呵呵的走过来,这次他可是发现新型第一壁材料的第一功臣,现在自然是意气风发。

    “有压力才有动力嘛,我会努力的。”

    看着杨驰这兴奋的模样,陈辉也没有告诉他,他已经完成了高温超导材料的研发,就等着工业化落地了。

    “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搞科研嘛,循序渐进才是王道。”

    鄂维南摆摆手,然后招呼陈辉走到实验室外,才低声说道,“年后就要进行两院院士评选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评选个院士当当?”

    一旁的杨驰本来还准备跟来听听八卦,听到这话,顿时感觉打扰了,退后一步,直接离开。

    他知道,不要说他只是发现了第一壁材料,就算他合成了高温超导,成就也比不上陈辉,离评院士还差得远。

    陈辉有些迟疑,“我这个年纪,会不会太年轻了?”

    “有什么年轻的?”

    “又没有规定必须多少岁才能评选院士。”

    “大家看的是贡献,是成果,又不是只看年纪。”

    鄂维南掷地有声的说道,“你只需要说你想评工程院还是科学院院士,我给你推荐上去就行了。”

    陈辉的情况倒是的确比较特殊,既可以评科学院院士,也可以评工程院院士,否则他都不会多问陈辉,直接把名单推荐上去就是了。

    “工程院吧。”考虑到之后还会进行可控核聚变相关的研究,陈辉做出了选择。

    ……

    京城,四合院,

    钱老看着面前这一迭推荐信,哭笑不得。

    “田阳、张继平、鄂维南、郑楠柠……”

    竟然有四十几个院士推荐了陈辉,这样的盛况,从有两院院士评选规则以来,似乎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若是田阳知道,也就不用劳心费力的去找人推荐陈辉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