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计划有变,准备实验 (第1/3页)
华夏医学科学院,国家重点肿瘤研究实验室,
宋朝明看着动物长期实验的数据,脸色阴沉如水。
癌症细胞就是这样,一旦出现耐药突变,就不会出现任何奇迹,最后的结果只会越来越糟糕。
他们的想法看似美好,结果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陈教授呢,他怎么说?”
宋朝明放下实验结果,看向唐剑。
唐剑同样有些憔悴,“陈教授什么都没说,只是让我们继续观察,他自己好像是回宿舍了,他已经三天没有来实验室了。”
“老师,快看《细胞》最新一期的封面论文。”
这时,一位师弟冒冒失失的跑了进来,满头大汗的说道。
“怎么了?”
唐剑有些不解的接过这位师弟手中的论文。
《泛癌种分析揭示旁路耐药的主开关,靶向PKA-mTOR信号轴》
宋朝明也看了过来,看到这个论文题目,他双眉挤在一处,眉头攒成一团,心中生出一股不妙的预感。
一把从唐剑手中夺过论文,神色严肃的翻阅起来。
唐剑也是来到老师身后,越过老师的肩膀,看向桌面上的论文。
只是刚看完摘要,宋朝明就长叹一声,向后仰靠在椅背上。
这篇来自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论文,彻底击碎了他的道心,对方的研究比他们格局更大,他们的团队聚焦于EGFR特定突变体的非经典通路。
而丹娜法伯的研究是跨癌种的,他们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对靶向治疗耐药的癌症中,发现了一条共通的、更上游的主开关通路。
他们不仅发现了一条新通路,更阐明了这条通路如何作为一个中枢整合点,接收来自不同突变的信号,并协调下游多条效应通路,其中一条分支,恰好包含了他们团队刚刚发现的PKCδ通路来驱动耐药。
换句话说,他们团队发现的,可能是对方发现的宏大图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或效应器。
并且在这篇论文中,他们同时报道了一种与制药公司合作开发的、针对这个主开关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的临床前数据,效果惊人,并且已经进入了I期临床试验筹备阶段。
如今西方媒体正在对这篇论文进行大肆报道,以细胞的影响力,这篇论文才刚发布就已经在西方学术圈引起了剧烈的反响,反倒是宋朝明他们的论文,此时才刚刚进入少部分西方学者的视野。
宋朝明他们都明白,如果他们一开始在《细胞》上发表论文,或许会因为时间优势,让他们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一定的轰动,至少让他们的名字变得更加响亮。
但现在,即便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论文,也会认为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论文已经包含了他们所有的研究。
当然,或许有人会因为他们模型的精巧而觉得有点意思,但也仅此而已了。
明明做出了了不起的成果,最后却毫无作用,这样的感觉,让实验室所有人都感觉憋屈,一股烦闷的气息压在胸口,挥之不去。
【宋教授团队的成果确实不错,很扎实,发现了一条新的通路……但是,你看丹娜法伯的这个工作,才是真正具有开创性的,他们找到了一个总阀门。】
不只是西方媒体,连国内媒体的口风都变了方向,对于此事的报道都变成了,
【我们的工作是对特定问题的深入挖掘,但人家是从更高维度提出了一个普适性的解决方案,差距还是明显的。】
【毕竟是追赶者,能跟上国际前沿,做出这样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些评价像冰冷的雨水,浇灭了实验室大部分的欢庆气氛。
一种无力的沮丧感开始蔓延。
他们辛苦攀登了三年,以为自己登上了山顶,却发现真正的巨头早已在更高的云端俯视着他们,他们的成果很重要,但似乎瞬间变成了一个注脚,一个印证别人更大发现的案例。
宋朝明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丹娜法伯那篇《细胞》论文,久久不语。
他内心承认,对方的工作确实更宏大、更深刻,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差距感,那不是努力可以轻易弥补的,是底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