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诺奖评审委员会的分歧 (第2/3页)
茨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陈辉想要研究可控核聚变了。
消化完华夏那边提供的技术后,他们已经凭借自己独立建立起了第一座核聚变发电站,当这个消息被国家媒体发布后,整个德国,整个西方都沸腾了起来。
这说明,华夏的技术不仅可行,其他人也能学会!
一时间,无数国家高层纷纷前往华夏,谈判合作事宜。
他们都明白这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因为蒸汽机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因为电,核聚变能源可以算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契机。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也知道那些在工业革命中掉队的国家的下场。
这第三次机会,他们说什么也要抓住。
不过舒尔茨并没有想这么多,他现在的工作在于改进等离子体运动预测模型,试图在华夏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出下一代可控核聚变。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工作,饶是身为天才数学家的他也时常感觉大脑空白,毫无头绪,高强度长时间的研究让他有些精疲力尽。
但在床上躺了十几分钟后,他还是撑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书房,接下来他还要学习几个小时前沿数学理论才会睡觉。
谁都知道他是数学天才,可很少有人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这个世界有很多天才,但能够做出一番成果的,谁不是像他一样勤奋努力?
他听说陈辉那个家伙甚至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吃饭睡觉都在研究数学,他也尝试过一段时间,但那次尝试差点让他住进ICU,只好果断放弃。
人跟妖孽果然是没法比的。
坐在书桌前,舒尔茨抛开杂念,进入arxiv,开始浏览自己订阅的领域的新论文,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文章。
两个小时后,他打开邮箱,开始处理今天来自各方的邮件。
忽然,他看到了自己订阅的《华夏数学》发刊的消息。
算了算时间,今天也不是发刊日来着。
“难道是有什么重大成果?”
果然,陈辉那家伙沉寂这么长时间,一定是在憋大招。
舒尔茨有些兴奋的想到,迫不及待的点开华夏数学的官网,随后他就看到了那篇封面论文,《基于重编程基因回路的癌症治疗方案》。
一作毫无疑问是陈辉,后面几个人舒尔茨并不熟悉。
这跟上次那篇论文不同,上次陈辉只是个三作,可能只是参与了研究,但这一次,必定是陈辉主导的研究。
按照舒尔茨对陈辉的了解,既然陈辉愿意发论文,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彻底治愈了癌症!
心脏怦怦乱跳,这个成果实在太过惊人,舒尔茨不得不花一些时间来平复心情,这才看向摘要。
【晚期癌症的治疗长期以来受限于肿瘤异质性、耐药性及传统疗法的毒性。尽管靶向与免疫治疗取得了进展,但绝大多数患者最终面临疾病进展。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范式,旨在从根本上重编程癌细胞的命运,而非单纯杀伤……】
舒尔茨并不是生物学家,所以看这篇论文他也只是浏览,当做科普文章在看,并没有深入研究,所以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
一个小时后,看完整篇论文,舒尔茨倒吸一口凉气。
陈辉竟然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个数学家,解决了癌症。
想想都感觉有些滑稽。
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陈辉身上,似乎也很合理。
论文中陈辉公布了许多数据,当然,基因回路的具体细节却是没有在论文中,宋朝明有专门的团队为他形成专利,并且这种药物已经上报给有关部门。
陈辉并不准备像氧化镓那样为自己赚取大量钱财,以他如今的地位,早已不缺资源。
他早就跟有关部门谈好,专利可以无偿交给华夏使用,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后的成品药要尽可能的便宜。
当然,西方想要使用,那就乖乖的交专利费吧。
……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
负责人戴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