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2章 if线-鳄鱼牙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32章 if线-鳄鱼牙齿 (第3/3页)

那罗:“当然要打,我们自己敢拼生死,手下的兵才会拼。”

    说完后,他自己很轻很快地叹了口气:

    “如果没有内乱的话,我们靡婆也会过得很好,我们靡婆也有很多好东西。”

    知知:“还有什么啊?”

    阿那罗狡黠一笑:“以后你来靡婆玩,我让你亲眼见识见识靡婆的风光。”

    知知:“可是靡婆那边好像很危险,有好多沼泽瘴气和虫蚁。”

    阿那罗:“你在岭南待过,你还怕什么?”

    知知:“哦,说的也是。”

    傍晚日头将落,光线变成橘红色,连着柴房都镀上一层红。

    听说了消息的裴璇匆匆赶来。

    她前日当值的时候见过阿那罗,听伍瑛娘说他们酒楼里抓了个疑似阿那罗的靡婆,她就赶紧过来看看。

    一看,还真是阿那罗。

    裴璇赶紧跟伍瑛娘说放人。

    与此同时,乌纳也带人查到了黑山酒楼。

    阿那罗和几个护卫刚出柴房,就见乌纳急匆匆赶来了。

    乌纳面色焦灼:“陛下——!”

    阿那罗一看乌纳这脸色,就知道他要说教了,阿那罗立刻截住话头: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我冲动了点,乌纳你别说,要说也等回去再说。”

    伍瑛娘对着阿那罗:“民妇不识贵人,多有得罪,还请陛下见谅。”

    她说得落落大方,虽然是赔罪的话,但是面上毫无惧色。

    阿那罗多看了伍瑛娘两眼,突然问:“你愿不愿意跟我回靡婆?你这样好看,跟我回去,我定会——”

    “这可是我娘!”知知两手叉腰,怒视阿那罗。

    “这可是我二嫂!”裴璇眼里冒出火来。

    两人挡在伍瑛娘身前。

    伍瑛娘只冷冷道一句:“民妇已有夫君。”

    “我们陛下开玩笑的。”得知事情始末的乌纳也出来打圆场,一个劲给阿那罗使眼色,让阿那罗别瞎说了。

    乌纳觉得自己一个头两个大,他就不该离开阿那罗一步。

    这孩子当了王之后,还是这么冲动孩子气。

    离开前,阿那罗问:“我的匕首呢?”

    知知:“你说那个画了几条蚯蚓的匕首么?”

    阿那罗:“……画的是七头蛇。”

    “你等一下,我去拿。”知知转身跑了。

    没一会儿,她拿着匕首跑回来。

    正是阿那罗平日随身携带的那一把,也是昨日用来杀阿吕应的那一把。

    “匕首柄都要脱落了,我们修了一下。” 知知把匕首给阿那罗。

    倒不是黑匪山村民们有多好心,只是平日里从坏人那搜刮了东西,习惯性地会修修补补,以后留着用,尽量不浪费。

    阿那罗不知道村民的习惯,看到修好的匕首时,明显愣了一下。

    匕首被修补得很好,手柄很稳,落了漆的地方补了漆,翻卷的边刃也被压平了。

    阿那罗眸光微动,有些情绪在胸口涌动。

    他接过,故意把嘴角咧成夸张的弧度,笑得两个犬牙尽露:

    “喂,以后你们要是在大瑜混不下去了,来靡婆找我,我不计前嫌,重用你们。”

    然后他让乌纳身后的随从拿出一个白色吊坠,弯腰对知知说:

    “小鬼,你叫什么?”

    “我叫知知。”

    “吱吱小鬼,这颗鳄鱼牙齿给你,以后要是来靡婆,就带着它来王宫找我,我带你去看靡婆最大的鳄鱼。”

    阿那罗把吊坠递给知知。

    知知接过来,看见鳄鱼牙齿被雕刻成了一片叶子的样式。

    她把吊坠握在手心:“好,一言为定!”

    斜阳坠下,夜色漫上天际。

    地上的影子都消失了。

    阿那罗带着乌纳远去。

    夜风灌进阿那罗的衣衫,将他的衣袖吹得鼓鼓的,像一对翅膀。

    几日后,靡婆人离开了。

    走的时候,阿那罗特意骑着马,慢慢地走过长安城的街道,让所有人看清他的脸。

    很多百姓看见,原来靡婆人长得和大瑜人也差不多,只不过肤色深点罢了。

    冬日要到了,靡婆人像一群从南方飞来的鸟,又回南方去了。

    ……

    冬日来了,意味着要过年了。

    过年,意味着孩子们又要长大一岁了。

    等过了年,知知就是十岁了。

    长安城这段时日尤为热闹,人比去年多。

    因为来年又到了春闱时,长安来了不少进京赶考的学子。

    有男子,也有女子。

    虽然大瑜的女子以前能进书院,也可以考宫中女官,可是先帝在位时,大瑜官学可没收过女学生。

    十多年前,皇上下令让武学馆招收女学生,后来过了几年,官学也有了女学生的名额。

    只不过名额较少,能入读的女子不多。

    哪怕是高官之女,也要经过重重考核才能进。

    能考进去的民间女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知知没想过去考官学,一来是因为她现在在宫中和宁安还有采薇一起念书就很好;二来,就算之后不在宫中伴读,她也更倾向去武学馆。

    世间人人想法不同。

    虽然知知这样的姑娘不想考,但大瑜各地有不少女学生还是跃跃欲试。

    京城东南角,一处小宅子里。

    屋内,灯火摇曳。

    一对母女坐在灯下。

    屋内的炭火并不暖,两人都裹着厚厚的冬衣。

    约莫十岁的女孩坐在桌前细读书本。

    妇人坐在旁边缝补衣裳。

    待到月亮升得很高时,那妇人说:

    “婉儿,时间晚了,明日再看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