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四章 春华秋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四章 春华秋实 (第2/3页)

五楼上班,我们车间是二楼。虽然在下楼时看见过这女子,但没有说过话。我听牟老乡说过,她是车间的标兵,工资都是一千多的人,无论技术,质量,还是效率,都没有人能比。我对这位老乡有点好奇,她给我神秘感,于是产生了结识她的需求。一次舞会中,我出来透气,就看见汪芳一起来了,在空坝里聊天。我说你们怎么认识,汪芳说是老乡,一个村的。这就算是跟这位标兵老乡接头了。我还知道她叫杨娟,是这老厂的元老。杨总请她当指导工,她不愿意,她说自己就会车帽子,不会管理。她每月的工资比指导工高得多。

    我教汪芳过来,她却不好意思。她红着脸说:我不会,你教一下我的老乡吧。于是,就与杨娟这位标兵女工拉近了距离。张娟身子有些胖,丰满得大汗淋漓。我跟杨娟姑娘说了,以后要多锻炼,不能天天待在车间上班,业务时间出来走走,交往一些朋友,多好嘛。姑娘很腼腆,说了声嗯。娟在厂里不算漂亮,但温柔聪明,悟性高,一曲下来就合拍了,我还叫刘闯带她一下。我不喜欢跟一个姑娘跳舞,那样会让人说闲话。

    还收到父亲的一封信,得知了他生日第二天,几位亲戚和二哥二嫂,还有驻村干部,他是文化站长,母亲的娘家人,带着五个驻村志愿支农队员,来帮忙为老家突击收割稻子,当天全部完成任务,做到了颗粒归仓。这个助农行动体现了当地政府关爱老人,促进农业发展。让我开心的是今年的秋粮大丰收,把一个大粮仓装满了,还把剩余的稻谷装进了大哥粮仓里。还养有两头大肥猪,过年吃肉是没有问题的,还希望我回家过年,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我其实早就没有打算回家过年,父亲不知道我的心思。来回一趟,不说车费三百多元,关键问题是广州到四川的火车票一票难求,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就是通过厂方以享受配票政策买到票回去,返程票怎么办呢?滞留火车站几天挨冻,这是最常见的现象。我在周末或晚上不加班时,有空就去逛一逛火车站,观察一下那里的现场,短期内是没有办法改变春节长假一票难求的局面的。尽管多方呼吁为外来工办实事,切实解决春节回家难的问题,都没有改观。

    好在我完全适应了广东的生活与环境。还有一个张涵英姑娘陪我度过寂寞的时光。她从家里回来,我问她到底回去做什么的,她有点含糊。不知是不愿意说那个隐私,还是不能说。我便从汪芳妹子的口中得知,她回老家是有一件事,就是她以前在家时,有当地媒人跟她介绍了一位男朋友,在煤矿工作。定亲时,还给了一些聘礼。可几年下来,男方年龄偏大了催促她回去办结婚宴,可是她很纠结,不愿意这个时候结婚。看起来,一个村姑能找一个煤矿工人结婚,工资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