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7章 天才少年苏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97章 天才少年苏洛? (第3/3页)

证件:“我就是来补基础的。”

    “余老师,您忙您的,我自己逛逛就行,熟悉下环境。”

    “好。”

    早晨八点,梯形教室里还空着一半座位。

    苏洛悄悄在后排坐下,为了不打扰到其他同学,他还专门戴了口罩和帽子。

    身边的学生们啃着包子讨论昨晚的片子,全然没注意到多了个人。

    教视听语言的老师是个中年男人,说话带点江浙口音:“镜头运动是有语气的,推镜头是‘注意看’,拉镜头是‘告别吧’,摇镜头是‘找找看’……”

    老师突然点名:“后排穿黑T恤的同学,如果拍一个人等待审判结果,怎么用镜头表现焦虑?”

    全教室回头看来。

    被点到名的学生,刚好就跟苏洛坐在同一排。

    “可以先给脚部特写,不停打拍子,然后切时钟秒针,最后用浅景深虚化掉主角……”

    老师满意地点头:“实践出真知啊,不过要注意,特写接特写容易跳,中间加个中景过渡会更舒服。”

    “……”

    来到电影学院旁听的第二天。

    老师讲课时,会投屏某部影视片段。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某某某的哪一段戏,被编入教材里。

    理论讲完,台上的教授播出一段黑白影视片段,那是几十年前的作品了。

    “大家注意看这个工厂车间长镜头的调度。”

    他按下暂停键,画面上工人们的位置被红圈标出,“摄影机穿过狭窄的过道,每个人的走位、与机器的关系,都经过精密计算,在展现环境的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关系和阶级感,这是导演的基本功。”

    “别以为现在机器高级了,后期能补了,现场调度就不重要,最顶级的导演,画分镜就像建筑设计图,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控制。”

    苏洛身体前倾,他听得很认真,他的脑海中构建着《士兵突击》的拍摄画面。

    训练场,单杠、障碍物,如何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展现出军营的规整和严肃。

    电影学院旁听第三天。

    “那么,如果我现在要求你们,用镜头语言去表现一个人物的坚韧不拔,你们还会只想到特写咬牙的表情、握紧的拳头吗?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环境、时间、空间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叙事工具。

    “所谓情景交融,高级的导演手法,是让环境替人物说话。”

    有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那这种手法会不会显得节奏太拖沓?毕竟现在的观众可能更习惯快节奏的剪辑。”

    “问得好。”

    “这就要回到我们创作的核心——为内容和人物服务。”

    “如果是一场紧张的追逐戏,你用长镜头跟拍,那是营造沉浸感和真实感,但像这场戏,它的核心就是坚持,快节奏的剪辑反而会破坏这种意境,选择什么样的镜头语言,取决于你想传递给观众什么样的情绪内核。”

    一个星期过去。

    苏洛把《影视摄影构图》、《影视声音设计》等等这些课通通都听了一遍。

    因为掌握了超速学习:导演拍摄通识的缘故。

    苏洛领悟的飞快,渐渐的,他感觉,大一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自己。

    于是,苏洛找到了导演系的余老师。

    “这一个星期,收获怎么样?有什么地方是没听懂的?”

    这是苏洛第一次找他,余老师还以为苏洛是向他请教的。

    毕竟,苏洛属于临时插入进来,跟不上大一的课程是很正常的事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