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章 :大周以死,李唐当复 (第2/3页)
而食的事情,在大周并不罕见。
“大哥,那咱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赵蛮情绪低落:“去燕镇戍边也是死,不去戍边也是死。”
男人指了指地上的羊腿道:“所有人都把剩下的粮食拿出来,再去挖些野菜,就着羊腿熬一锅肉粥。”
“就算是死,也不能做个饿死鬼。”
说完,他率先从怀里拿出一个布袋,将里面剩下的粮食都倒出来,也就一把米左右,就连夹缝里的米粒都没放过。
“这是俺的。”
赵蛮的米比男人的要多一些。
其他人有样学样,不管多少,统统将粟米拿出来,倒进一口锅里。
赵蛮领着几十号人顶着狂风暴雨漫山遍野地挖野菜。
男人则领着水性好的下淮水摸鱼。
入夜
风雨依旧
东拼西凑,终于凑出来三大锅浓稠的米肉粥,只是徒隶们还没来得及开吃,就被几个差役端走两锅。
看着仅剩的一锅肉粥,所有徒隶们皆用杀人般的眼神盯着那几个差役的背影。
营帐内的欢声笑语不停地刺激着他们的神经。
片刻之后,徒隶们纷纷将目光看向男人,他脸色铁青,闷声道:“吃。”
原本的三锅肉粥足够所有人都吃个饱,可现在只剩下一锅。
一百多号人各自捞到半碗。
可他们已经没有粮食了
连最后的口粮都没有
他们坐在草庐内,个个失魂落魄,如行尸走肉般。
“好狠。”
“连饱死鬼都不让我们做。”
“兄弟们,和他们拼了。”
赵蛮拳头捏得咔咔作响。
无人回应
午夜
几道鬼鬼祟祟的身影悄无声息钻入营寨,片刻之后,惨叫声响起。
汹涌的火光冲天而起,所有人都被惊醒。
他们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
营帐前,负责看押徒隶的九个官差被五花大绑,嘴里塞着破布。
赵蛮等人光着膀子,手里握着差役们的官刀,个个染血。
凄厉的惨叫和求饶声戛然而止,营帐燃起熊熊大火,浑身是血的中年男人提着口钢刀走出来。
他的身后,那几个浓妆艳抹的女子已经变成尸体。
中年男人提刀登上高台,看着聚拢过来的徒隶们,大喝道:“兄弟们,这群狗官连咱们最后的粮食都要抢。”
“活不下去了。”
“去燕镇戍边也是死。”
“留下来也是死。”
男人的声音在徒隶们的耳旁回荡,久久不绝。
“既然朝廷不让我们活,那咱们也不让朝廷活。”
“兄弟们。”
“想要活命的,就跟着我一起造反。”
“我李登乃是前朝大唐皇族血脉。”
“大周当死,大唐当复。”
染血的长刀举过头顶,倾盆而下的暴雨都压不住男人的狰狞。
寂静
短暂的寂静
紧接着就是汹涌的浪潮
“造反。”
“造反。”
“杀了这群狗官。”
徒隶们振臂高呼:“大周当死,大唐当复。”
愤怒的人群冲上高台,对着五花大绑的差役拳打脚踢,用牙咬,硬生生将他们身上的血肉撕下来。
差役们的呜咽声越来越弱,越来越弱,直到彻底消失。
李登推开人群,一刀将少固县总捕头的脑袋砍下来,就像皮球顺着台阶滚到雨水中,瞬间将地面染红。
大睁的眼睛中依旧残留着恐惧。
“随我杀入淮山县。”
这群来自少固县的徒隶们连夜杀入淮山县,血洗淮山县衙门。
甚至将县令凌迟三百刀。
打开军械库,夺了刀枪甲胄,大开粮库,救济百姓,只用两天时间,就拿下三座县衙,拉出一支数千人的造反大军。
打着光复前唐的大旗,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在雁南道攻城掠地。
几乎同一时间煌仙道,剑南道,涠洲道,青州道都有人造反,而且愈演愈烈,势如破竹地攻破一座座城池。
各地的八百里加急如雪花般飞入玉京城
飞入长生殿
满朝皆惊
“陛下。”
“雁南道有人自称前唐皇族血脉,拉着一批徒隶杀官造反,已经打下淮水周围的九县。”
“剑南道有反贼揭竿而起,日破三城。”
“煌仙道有反贼拥兵两万,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
“涠洲道刺史急信,请陛下准许调兵平叛。”
内监司的姚太监前脚传完信,后脚立马就有八百里加急送来。
各地的刺史都在请朝廷调兵平乱。
到最后,姚太监甚至都不敢将八百里加急送到长生宫。
此时苏文不在玉京城,满朝文武就是一盘散沙。
皇子们顾着拉拢人心,互相倾轧,哪有心思关心叛乱。
勋贵世家忙着对相党口诛笔伐。
整个早朝殿每日都乱成一锅粥。
至于长生帝君
依旧待在长生宫中,不理世事。
这一日
雁南道刺史的八百里加急又送到了皇宫。
姚太监胆战心惊地接过铜环,小心翼翼地走进内宫,尚未开口,正在炼化金身舍利的老人便睁开眼。
“说。”
长生帝君脸色阴沉,周身气息比数日前又要强大许多,已然稳住大宗师境的修为。
金身舍利散发的光泽逐渐开始暗淡。
“陛下。”
姚太监根本不敢和老人对视,低着头,哆哆嗦嗦道:“雁南道刺史急信,要朝廷调兵。”
“信上说李登自封唐王,麾下聚拢了数万反贼,兵强马壮,倘若不派兵镇压,必成大患。”
“燕镇的骑兵为何不去?”
老人开口。
“陛下。”
姚太监苦笑:“魏国公从燕镇抽调了一万精锐,倘若再派兵去雁南道平叛,则会兵力空虚,到时候北元势必会趁机南下。”
“而且魏国公还从雁南道的飞雁军中抽调了一万人,导致雁南道本身的兵力不足。”
“朕什么时候下令调过飞雁军?”
老人脸上快能滴出水来。
“这。。”
姚太监万分惊恐,扑通跪倒在地,边扇自己的耳光,边说道:“这事是秦国公提的,最后由兵部尚书陶谦和其余国公同意。”
“正巧陛下在闭关,所以奴才便没敢打扰陛下。”
“是奴才疏忽,还请陛下责罚。”
“啪”
长生帝君随手一挥,姚太监便倒飞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