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倒是柳家人运气好 (第1/3页)
秦国公都不知自己如何回的公府。
他浑浑噩噩下了马车,踉跄着踏进书房。
原本儒雅俊朗的面庞,也因羞耻和愤怒狠狠扭曲。
偏生碍于司菀有要务在身,他还不能发作,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平白生了一肚子气。
秦国公究竟是什么想法,司菀并不在意。
早在天刚亮那会儿,她便从系统空间取出先前整理归类好的手稿,带着金雀乘车赶往驿馆,见到了一群风尘仆仆的劝农使。
在朝廷政策推行下,各州县皆有三分之一土地改种占城稻,其余三分之二的土地还保留原有作物,免得陡然全部更换稻种,应对不及,继而生出差错。
这些担任劝农使的年轻官员自幼熟读圣贤书,端的是一腔热血,尽职尽责,将改种期间遇到的全部问题都记录在册,带了回来。
司菀来时,他们正与幕僚商讨的热火朝天。
这会儿她未戴帷帽,即便粉黛未施,杏眼桃腮、朱唇贝齿的模样仍堪称出尘绝世。
曾经见过司菀的劝农使,只怔了片刻便恢复如常,神情激动的冲着她招手。
而没见过的,则木愣愣的伫立在原地,涨红着脸,手足无措。
“这是哪家的小姐?为何会来到医馆?”一名瘦成竹竿似的劝农使问。
“你有所不知,这是秦国公府的二姑娘,精通农事,经验比安平王手下的幕僚还要老道,推广良种一事便是她主导的。”另一人低声回答。
“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黄毛丫头罢了,哪有什么农事经验?指不定是为了攀龙附凤,才来到安平王面前显摆。”
约莫二十七八的劝农使冷哼一声,显然很看不上司菀的行为,认定她心思不纯。
王府幕僚不敢接话,纷纷望向司菀,心里却将这个糊涂蛋骂了个狗血喷头。
若司二姑娘没点真本事,王爷岂会唯她马首是瞻?甚至还亲自登门,就是为了将这位小姐请到驿馆。
司菀懒得理会青年,红唇勾起一抹笑意,兀自走到年岁最小的一名劝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