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上来先亏800米? (第1/3页)
车外,流光过影。
于春尹一路开得像在车震一个日本婆娘,又狠又带劲,过了弯道就是一脚地板油,整个车一浪一浪往前冲,像是非要这车哀嚎起来才爽快。
他搞不好是想起了自己铁血的军旅生涯。
陈学兵本打算上车眯一觉,结果全程抓着扶手,眼睛都不敢眨。
彭水县,渝东南,小朝天门,乌江下游,武陵山脉。
依山傍水。
整个县城像从山上长出来的,沿着环山公路开进去,江景漂亮得很。
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毗邻三个苗族(侗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湖南的湘西,贵州的黔东南。
梯田文化,许多房子就建在田坎上,农田旁边一条软趴趴的泥路,就是一个寨乃至一个村的进出路径。
夏季灰大,冬天打滑。
路比陈学兵想象的长,没在县城停留,从加油站背后的一条小路进去,二十分钟左右的山路,到了镇上。
五点半,到达镇上,一栋居民楼下。
“砰!”
于春尹下车关上车门,表达了自己心情的不爽,陈学兵跟在后面,打量着周围。
长长的街道,没什么人,街道尽头处有个乡镇标配的转盘,抬眼往上看,二楼贴着块蓝牌子——【重庆水务XXX污水处理工程项目部】
中间几个白字都掉了,这项目部存在明显是有一段时间了。
重庆水务的项目。
重庆水务集团的前身是市自来水公司,进入21世纪以后,各个城市的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这一类原本属于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公共事业建设公司的业务逐渐整合,组建水务集团负责,业务更集中,统筹能力更强。
于春尹不满的表情没有持续多久,下车以后,便恢复了平和,抬头看了看,脸上整理出个笑容,沿着楼边的焊接铁楼梯往上走。
陈学兵和谭海亮跟了上去。
……
“你好,任总!久仰大名!”
“于总,你好你好。”
项目经理叫任开平,瘦高个,面相三四十岁,说普通话,看着很干练。
整个项目部办公室五室一厅,拢共也就七八个毛人,兼着十几个职务。
任总有点雷厉风行,于春尹也急着回程,几句欢迎你好的官方辞令聊完,握了个手,任总直接就请出了设计图纸。
一个指节厚。
“你们的…在43页到52页,于总你们先看看,我吃个饭,吃完趁天还没黑,我们去现场看看…食堂就在楼下,你们要不要一起吃?”
任总把邀请放在话尾,大家都听得懂,于春尹连连摆手,道:
“路上吃过了!任总,要不我们出去吃?”
“别破费了,咱们把事办好就行,今天设计和监理都不在,你们也没进场,我们就不交点交桩了,后面损坏了我们也还要补桩,等到了地方,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整个工程的概况,当地的情况和需要提前处理的事务。”
“好好好,那就麻烦任总!”
三个人同时看着任总离去的背影。
半晌,于春尹给了一句初印象的评价:“嘿,实务派。”
不吃饭,也没打哈哈,并且爽利地安排了事情,看着不像是个需要打点的。
陈学兵笑了笑道:“实务派不一定好,就怕人家扔罚单的时候不讲人情。”
承建(总包)单位项目部就是给公司争取利润的,发标给他们这些施工单位,利润就是合同里扣除的下浮点差价,这利润几乎是固定的,但整个项目部每月有固定的人员开支,项目拖得越久,成本越高,项目经理创造的业绩就越薄。
除开关系,业绩,就是项目经理生存的本钱。
一般时间拖长了,承建单位就要想方设法给施工单位开罚单,补自身的利润。
这个项目部,明显就拖得很长。
两个当老板的在关心项目部经理,谭海亮这个施工员却在关心别的。
“小陈,这次不交桩的话,你下次来…只能自己带人交底了哦,市区那边很快要搞闭水试验,可能比较忙。”
交桩交点,就是设计部门把轴线和水平控制点测绘出来以后交给他们,这些点通常是标设在较为固定的桩上,还有一些测量资料,以后的坐标水平,高程,就要通过这些东西和图纸仪器来共同保证施工位置的精确。
交桩的时候施工单位要用仪器复查准确,然后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要现场签字确认。
陈学兵想了想,笑道:“谭工,渝中项目再过两个月也差不多了吧?我舅下面的项目也包出去了,你要不…来跟着我干?”
“诶!”
于春尹急了:“你咋个还来抢我人呢?!”
陈学兵嘲讽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