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时代的速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章 时代的速度 (第1/3页)

    问归问。

    但当卢明宇给出“有”的肯定答案时,陈学兵心里还是有点慌。

    他意识到开厂其实也不是确保节省成本的完整途径,而是要把“开厂”这两个字再拆分开,拆成无数的成本细节,把控整个生产链条上进价。

    否则一台手机做出来,光有质量,成本上没什么优势,白瞎了他的渠道。

    联发科这种一体式方案太暴力了,甚至可能强过大部分正规的手机厂,等他们再在华强北发展几个月到半年之间,一些自己攒垃圾芯片的厂家就会被联发科的客户淘汰,不得不跟随脚步。

    华强北的“联发科系”走强,势必影响正规厂商。

    从华强北到全国的价格传导,半年之内,就会影响到手机的整体价格。

    以后的价格竞争必将是激烈的,且这个“以后”,不会太久了。

    念头及此,陈学兵问了一下卢明宇回深圳的时间。

    卢明宇表示主要战场还是在深圳,等到初六初七华强北陆续开门就要回去了。

    陈学兵约好初五晚上去他房间见面,便匆匆离开。

    ……

    在南方大厦开了个房。

    去网吧。

    之后的几天,陈学兵进入了心中无女人的自律状态。

    网吧和酒店两点一线,查关于手机各个环节的的相关资料,闲暇时就按照任颖安排的进度学习刷题。

    受益匪浅。

    手机关键技术的发展,至目前为止,实际上是围绕着几家公司和机构产生的。

    1973年,从车载收音机起家的摩托罗拉以蜂窝网络把发明了手机,也就是大哥大,掌握了第一代模拟信号(1G)的发展。

    也确定了一个手机技术发展的大方向。

    就是移动信号需要基站覆盖来实现。

    蜂窝的取名,是因为一个数学推论。

    相同覆盖半径下,基站位于六边形中心时,覆盖效率最高,所以基站覆盖呈六边形分布,整体很像一个蜂窝。

    这个1G时代,手机就是摩托罗拉,摩托罗拉就是手机。

    后来,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带领欧洲摆脱摩托罗拉的垄断,制定了基于TDMA下一代的通信标准,GSM网络。

    世界进入2G时代。

    美国当然也想要自己的2G标准,于是逐渐放弃了躺在功劳簿上等死的摩托罗拉,扶持斗志昂扬的小作坊高通,创造了基于CDMA的2G标准。

    只是CDMA起步晚,高通在其中专利又多,2G厂商基本都采用了TDMA标准。

    2G使用时间很长,90年代末开始细化出了2.5G,2.7G。

    HSCSD、WAP、EDGE等技术引导了2.5G时代开启,手机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功能,芯片也逐步发展。

    从一开始的最重要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逐渐整合,成为基带芯片Ⅱ。

    手机功能的逐步增加,有了两个处理方案:单处理器和双处理器。

    单处理器方案,就是在基带芯片里增加一个协处理器,把基带芯片变成多功能基带,要跑通信协议的同时还要跑系统和应用,优点是便宜,缺点就是性能差。

    双处理器方案就是在基带芯片之外增加一个应用处理器,这个应用处理器集成了越来越多的模块,这套方案性能好,但贵。

    现在联发科搞的就是单处理器方案。

    而双处理器方案……

    陈学兵本以为自己对手机应该是一窍不通的,但经过几天的学习,越是深入了解,他越是发现,他知道得太多了。

    双处理器方案,不就是后来的SOC吗?

    应用处理器变系统级芯片,后来还把基带芯片也搞里头了。

    曾经不被看好的CDMA,成了3G时代的通信基础,高通在此领域单打独斗深耕多年,形成了技术垄断,所有3G手机的基带芯片都得向高通付专利费,所以才有了高通税的说法。

    因为这个,3G时代寿命很短,谁也不想付高通税,4G时代一来临,大家都开始积极搞4G。

    总而言之。

    1G时代是摩托罗拉的时代,2G时代,各国的手机产业都开始迅猛发展,所以从3G时代开始,世界不同国家的主流网络迭代时间大量分化。

    像中国是08年才开始搞3G测试,09年初才批的牌照,而日本从01年就开始了。

    华为如今已经有了3G基站的大量技术积累,却只能去海外给人建3G基站。

    陈学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