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章 先夸海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三章 先夸海口 (第1/3页)

    任颖房间。

    陈学兵拿着资料静静观看。

    旁边的任颖则是眉头深皱。

    “其实你现在的经营情况,真的不适合缴税,交所得税就要有进账来源,顺着一查就能查到你没有缴纳增值税,销售类的增值税还很高,17%,你还没有材料进项发票,这些都可能算到你头上,跟之前一样账外经营就好了嘛!简直是在自找麻烦。”

    账外经营,说白了就是偷税。

    陈学兵听到这话,嘴角勾起。

    财务最怕干这种到处都是漏洞的事,她能说这种话,这是把她逼急了。

    “偷税不能长干,漏税倒是无所谓,我们初创企业,漏税是很正常的事,能主动交所得税就不错了。

    税法是一回事,执行是另外一回事,等到税务发现问题找我们约谈的时候再补就是了嘛。

    我们交税是为了拿政策,大税户才有最好的政策,稳赚不亏,你只要把政策以内能扣减的税和企业所得税扣减做好就行。

    你放心,税法我懂,今年增值税税率要下调到13%了,而且手机生产属于高科技产业,等我们有牌照了,我会把工厂转去高新园区经营,有免减政策,目前这点小金额不用计较,等到收入真的高了,也轮不到你做财务,我会请专业的人来,你只需要帮我算个人帐。”

    交了这么多年税,税法体系,陈学兵还是懂一些的。

    我国第一大税就是增值税,这个税是最难逃的。

    这个税是所有生产销售环节都要交,拿一个手机来打比方,屏幕生产商购买20块的材料生产出一块屏幕,50块卖给他,中间的30块差价即为增值,屏幕商要把整个屏幕50块钱的进项发票交给陈学兵。

    屏幕商只挣30,为啥开50的票?

    因为屏幕商也要找他的下游材料商要那20块的进项发票,用于抵扣他的20块成本,证明他只需要交30块利润的税款。

    陈学兵买了300块的各种材料,拿到300块的进项发票,生产出手机,1000块卖给消费者,也要给消费者开1000的发票。

    这1000块发票,他拿着300的进项发票去开,只用交700的增值部分,如果没有进项发票,他就得交整个1000块部分的税。

    谁不找下游拿票,就等于得帮下游付税,还得帮下游的下游付税。

    这就形成了层层监督,查税只要查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通过上下游关系,就能拉出一整张偷税网。

    这个环节,一个好财务能起到的作用就是随时跟进税点政策变化,把进出账款账期尽量挪到有利的交税时间和有利政策里面,所以采购和卖出合同,财务都要审,有时还会安排相关部门去修改出入时间。

    这个税,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税。

    第二大税,就是所得税了。

    这是个世界通用税,大多数人都知道。

    这个环节,就完全是财务的天下了,一个业绩相当良好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支出把业绩抹平,甚至做到不交所得税。

    比如公司采购一台车,购车增值税可以抵扣进项税,降低所得税,折旧还能计入企业损益,综合下来购车成本极低,过几年还能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公司老板。

    比如捐款,同样能抵税,要是捐出去的钱还能偷偷回来,呵呵…

    咳,这种情况国内肯定没有,该情况详见某位成立慈善基金的比姓美国首富。

    税务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一场仗,也是一场央地博弈。

    94年分税制改革以前是财政包干制,地方自进自出,地方拿大头,超过70%;改革以后,成立国税地税来收税,地方拿25%。前后差异巨大。也由此开始,地方上逐渐出现了土地财政,通过土改土拍来补贴缺口,变相促进了房地产的发展。

    由此,以前地方拿大头,想谈减税,门都没有。

    但这些年地方背负了巨大的招商指标压力,GDP成了上升的硬性指标,于是地方招商免税政策那是大胆的给。

    所以税的事陈学兵并不心慌,只要上了规模,他去哪建厂,税都好谈。

    “那我帮你算个人帐,你有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得告诉我,我才好帮你统帐啊。”任颖发问。

    陈学兵给的工资这么高,她也想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