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自嘲? (第3/3页)
“都到赠诗环节了?那我也送你一首吧,持将五色笔,夺取锦标名。”
俩人的脸距离很近,就是一口就能亲上去的距离。
辛梦真没有躲,只是双手趴在了桌上,头也靠在臂弯,看着窗外的繁华夜色,眼神有些迷茫。
“陈学兵,我要走啦,可我…不知道对你什么感觉,有时候好像爱情,有时候又不像。”
陈学兵知道她这句话是关于那场高考恋爱之约的回答,沉默了一下,有些自嘲地笑道:“可能是我还不够好呗,没让你心动。”
四十岁的人,总不会因为一句模棱两可、类似拒绝之言而伤心欲绝,只会说点故作洒脱的话。
辛梦真却晃了晃脑袋。
“不是我,是你,我觉得是你没有心动。”
陈学兵哑然。
“怎么才算心动?”
“你看,你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能不郑重呢。”
辛梦真说罢,抬起头认真凝视着陈学兵,想从他眼里看出什么,但只看到了平静如水。
陈学兵好像知道了她的意思,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试图辩解道:
“我只是…”
支支吾吾半天,也不知道怎么作答。
他只是太老了,终日为了生活奔波,忘了怎么谈恋爱,还他妈觉得自己能当情圣。
这一瞬间,他也觉得辛梦真不是最适合他的。
反之亦然,他也不适合辛梦真。
人家什么都不缺,只是伸手想要一份简简单单的热烈,他却装都装不出来。
四十岁的心态,摸爬滚打,早已自私过头,爱无能了。
辛梦真咬了咬嘴唇,起身道:
“没关系,等你想清楚再说,在此之前,我们还是朋友。”
陈学兵看着她的背影,久久沉思。
……
高考就这样来临。
6月7日,晴。
火炉城市名不虚传,太阳下,知了的声音更多了三分燥热。
“幺儿,莫紧张…妈和弟弟都在门口等你,好好考!”
考场门口,于春燕比陈学兵紧张得多,她在一本《读者》上看到一篇《高考时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十件事》,其中一条就是“提供情感支持”。
她把陈学兵的文具袋检查了一遍,又憋了半天,拉着陈学兵支支吾吾道:“妈妈爱你!”
“咝…”陈学兵脚趾头都抓紧了,浑身都在起鸡皮疙瘩,又不好拂了老妈的雅兴。
好在周围的父母都在对着孩子酸言酸语,刚才还看到一个男人拉着孩子的手老泪纵横。
这年头,孩子的高考是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事,两口子想离婚都得等到孩子考完再排档期。
陈学兵晓得老妈的紧张,又看着逐渐高升的太阳,只能道:
“等啥子等?我又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你回家给我冰块西瓜,给我做点好吃的,我回来要吃。”
“行,行!你要吃啥子,妈都给你做。”于春燕正念叨着,发现儿子已经往考场里走,赶紧又大声喊道:
“幺儿!这两天不能吃西瓜呦!谨防拉肚子!”
……
陈学兵闭目养神,静等发卷。
答卷前的状态调整,任颖已经给他培训过无数遍。
等拿到语文卷子,他迅速翻看了一下默写,阅读,作文题,以便考试中途思考。
还好,默写五个题,有三题会,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废了,完全没印象。
阅读太长,只略微扫了一眼几个问题的内容。
作文,这个有意思了。
竟然是两个题。
一个是《筷子》,200字。(10分)
一个是《自嘲》,600字。(50分)
《筷子》,这题基本有个标准答案,就是写团结一类的,200字,也就当个阅读大题做了。
《自嘲》。
有些小众的立意。
陈学兵做题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篇作文的内容。
其实任颖给他培训过许多种议论文的格式,这个格式最公式化,也最好写。
名人名言开头,名人事迹提出论点,排比来一段,反证又来一段,最后再搞一段名言,字迹工整,别搞出错别字,差不多就是48分以上的水平了(总分60)。
但他看着这个题目,忽然不太想议论何为自嘲。
他想自嘲。
记叙文…怎么写来着?
叙事有头有尾,调理清晰,设置意念,吸引读者,避免平述单调。
他的前一世,算单调吗?
陈学兵笑了笑,提笔下书:
《自嘲》
39岁的第一个夜,我整晚都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