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九章 温馨的杨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九章 温馨的杨家 (第2/3页)

 杨青玥哼的一声走了,离开陈学兵的视线后,嘴角却微微扬起一丝骄傲。

    ……

    翌日,豪华小区门外。

    奥迪A6载上杨青玥和一个穿着雪纺衫和休闲长裤的卷发女人朝机场驶去。

    陈学兵开着车,脸上微笑,内心却很想点根烟。

    杨青玥昨晚打电话来,说她妈妈也要去,问他方不方便,要是不方便,她就自己打车去机场。

    他还能说不方便?

    ……关键是她爸妈和辛梦真爸妈还认识。

    “不好意思啊,陈学兵,我爸临时给我妈买了张机票,让我妈陪我一起去,所以…”

    后排的杨青玥扒拉着陈学兵的头部靠枕,有些歉意地道。

    陈学兵嘴角微微抽搐。

    小杨同志说话也太随意了。

    人都上车了,你当着你妈给我道啥歉啊?整得跟我不乐意似的!

    “嗨!叔叔阿姨都这么关心你,那不是挺好的吗?这么幸福,我都羡慕你了,我就在重庆上大学,家里都没人送我。”

    陈学兵笑着缓缓说道。

    后排的项雪芳听到陈学兵略带沉稳的腔调,又打量着这辆新奥迪,有些犹疑地道:“玥玥,你们真是同学啊?”

    “昂!我跟你说过啊,同桌!他超厉害的,高三请假努力了半年,就考上重庆交通学院啦,他和我讨论学习的方法,我们班主任郭老师还让全班采用呢,我也学到了好多有深度的历史和政治知识,高考写作文的时候还用上了呢。”

    杨青玥骄傲地介绍着陈学兵,说着她和陈学兵共同的回忆。

    至于陈学兵做生意的那部分,她也骄傲,不过这部分对她而言有些神秘,她说不太明白。

    “哦…”项雪芳点了点头:“那你应该谢谢人家,陈同学,麻烦你来送我们一趟。”

    “阿姨客气了,我的成绩还是靠着杨青玥的笔记提上来的。”

    陈学兵知道这么宠爱孩子的父母会担忧什么,挑了最健康的话题。

    听到这样的关系,项雪芳露出了微笑,坐姿也肉眼可见的放松下来。

    她挺想问问陈学兵的家境,怎么开这么好的车,还是新车。

    但觉得不太礼貌,便跟自己女儿聊起来。

    “高中学习结束了,假期你要玩,妈妈也没逼你,我和你爸爸商量了一下,准备在深圳给你报个礼仪课和茶道课,你抽空去学习,沉淀沉淀,好不好?”

    “噢…好吧,你在深圳待几天啊?”

    “你想我在深圳陪你?那我在你们学校附近租个房子陪你住两个月,行吗?”

    “啊…那算了,你还要上班呢,我们也要军训,出不来的,你还是去香港找爸吧,对了,听说那边也好晒。”

    “等到了,妈妈陪你去买防晒霜。”

    “你陪我在附近逛逛吧,我想看看有什么好吃的,给宿舍的同学也带点。”

    “好,我给你带的辣椒油是你小婶厂子里做的,味道不错,你要是有西南地区的同学,也可以给她们分一点,不够了我再给你寄,和同学好好相处,知道吗?”

    “妈,我都18岁了,你别操心,等你去香港,我们就很近啦。”

    “嗯。”

    项雪芳答应着,却如抚摸孩童般摸着女儿的头。

    陈学兵听着这温馨的对话,真的实名羡慕了。

    这样的家庭,真的很温暖啊。

    怪不得杨青玥总是很开朗。

    他正想着,一股香气靠近。

    “陈学兵,你什么时候来深圳啊?等我去探探路,你到了深圳,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陈学兵微微一愣,想了想接下来的安排,笑道:

    “深圳那边…应该不会太久,你抓紧探路吧,话说我在深圳还真没吃过什么好吃的,除了路边肠粉、大排档,就是茶楼,哦,国贸49楼的餐厅风景还不错,粤菜也将就,你和阿姨可以去看看。”

    “好啊!你肯定是做生意太忙了,没好好看,800多万人的城市,怎么会没有好吃的呢?我要先找一家好吃的火锅店,到时候带你去!”

    杨青玥有些雀跃。

    项雪芳听到二人的对话,却不禁再次打量陈学兵。

    这么小小年纪,做生意?

    但良好的涵养,让她控制住了好奇心,安静地闭目养神。

    陈学兵见后排的项阿姨好像睡着了,和杨青玥聊天的话声也轻了一些。

    这样的氛围,车上的三个人都很舒服。

    20分钟后,机场下车,陈学兵笑着跟她们挥手再见。

    项雪芳看着车辆背影,才拉着杨青玥的手问道:“你同学,这么小就做生意?”

    杨青玥也目送车子远去,笑意满满:“对啊,妈妈,跟你说他很厉害呢,自己做生意,在重庆和深圳都开了公司,车也是他自己挣钱买的。”

    “哦…”项雪芳微微惊叹地点头:“是很厉害。”

    “不过…咱们不用羡慕别人,做生意的风险很大,咱们做好自己的学业,像你爸爸一样,成为到哪里都有人尊重的专家,也很厉害。”

    杨青玥扬起笑容。

    “那当然了,我爸最厉害!”

    ……

    九月三号,上午。

    民心工程水利二期三标接近一周的收方,接连不休的吵闹。

    今早,谭海亮终于盖棺定论。

    “你们现在的产值,总共136万,同意你就签个字。”

    他说罢,把手里的收方单往前一递。

    “不可能!”罗安气急败坏地把手一挥:“这么挣钱的标段,我们把最难干的一段干完了,哦,你们现在按原价收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