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能不能选我当班长? (第2/3页)
换。
另一部分交易员,则跟着刘增铖,负责在日内交易上占便宜。
工作的同时,也在往不同的方向培养人才。
俩人的工作合起来,就是纽约45办公室的阿尔法(α)收益,即战胜市场平均水平之外获得的收益,比的是对个股的判断和操作能力。
另外,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给陈学兵也安排了工作:每月给他们调整一次自选股,给他们更大的选择空间,还要把握大盘趋势,定下“重仓”或“轻仓”。
陈学兵做的,就是大盘上涨带来的收益,算是贝塔(β)收益。
国外基金业有句话:阿尔法很贵,贝塔很便宜。
投资者选择基金时,也更看重阿尔法收益。
但徐进和刘增铖从8月初来到这里开始,跟着陈总的指示做增减仓位,才渐渐明白陈总对贝塔的把控有多么精准。
大盘红了我都在,大盘绿了我离场。
而且他那些选股,大半都跑得特别稳健,时不时还要大涨一波,而且都是大容量股,进出也安全。
这还能叫贝塔?
这不who’s your daddy吗?
跟着陈总判断的大盘趋势做股票,简直感觉如虎添翼。
——准确地说,陈总才是虎,他们是翼。
宝钢权证之后,洪永强投入800万,于春尹400万,陈学兵1700万,他们俩分红留置的100万,总共3000万资金,现在已经变成了3190万。
近期收益平均下来,真的做到了陈学兵所说的“每天一个百分点”。
俩人开始找到了复利的爽点,并且对这种不败的感觉有点迷恋了。
另外,洪永强最近来的频率很高,每次都带着不同的朋友来观看他们的操作和收益率,一阵惊叹而后离去。
洪永强说,有意向的资金至少有了五千万,第一支私募基金应该很快就能启动了。
陈学兵却还想再等等。
不够,一亿还不够,他想玩大点。
另外,深圳的临时厂房也投入了使用,现在正在调试设备,培训人员,齐光明每天都要打电话跟陈学兵汇报。
陈学兵对工厂的指示颇多,在招聘和培养技术人才方面不断强调,却对销售这块极少问到。
月初卢一文主动打电话来,说支付宝账上已经攒了50多万盈余,霍小文那边也有62万多盈利在他手上,问陈学兵要不要取走。
陈学兵让卢一文先留着。
权证结余的2107万,他取了407万出来,买完车,给了梁晖300万安排新开工的三标工地。
身上剩下三十多万,完全够花了。
另外芙蓉村工地那边结算完成还有一百万左右的投资和盈余会退出来,共和村公路修完,他清账以后也能拿到一百万。
工程上他有500万投资,纽约45和深圳,他有2000万。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资金规模和盈利能力,注册个集团都够了。
只是人才还不够,摊子太集中,小作坊性质太强了。
等私募基金迈上正轨,他也该把手里的钱和人都归拢归拢,招募管理团队,搞正规化运营了。
一个月。
陈学兵给自己定下了界限。
……
晚上,八点半。
饭醉同伙烧烤店门口。
陈学兵抬手招了招。
“这儿!”
迎面而来的人群有人喊了起来。
“陈老爷!我们一班导员也来了!”
“陈学兵?”
一个二十几岁,打扮明显成熟一些的女人走近了开口。
妆容挺精致,身上的长裙修身且得体,不失为一个美女。
陈学兵没想到一班的导员是个女的,笑如春风,迎过去握手。
“辅导员,贵姓?”
“我叫徐安。”
“安姐,你好!快坐!”
大学辅导员和高中班主任不一样,除了管理班级,大都有别的工作要干,在班级管理这方面大多时候处于一个服务的角色,而不是教导,很多工作还是需要同学们配合的。
这种大聚会难得一见,有的班从入学到毕业都聚不了这么一回,大一懵懂时难,等大二大三有了各自的小圈子,就更难了,到了大四,连导员想见谁都不一定见得到。
大家又强烈要求,徐安也不好拒绝,跟二班导员商量了一下,由她出面看着点,免得入学第一天就出事情。
毕竟明天还得军训呢。
她跟陈学兵握了握手,发现这个男生身上散发着一股自信。
陈学兵最帅的地方,不是脸,是眼神。
有事业,懂人生的男人,经过时间打磨的步态和一语一笑的气度,不是二十岁不到的小男生该有的。
也正是这种气度,陈学兵至今见过的那些手下都没有觉得他年轻,自一见面,便嗅到了那一丝沉稳。
有的男人三四十岁才会有,有的一辈子都不会有。
这种感觉,有点阅历的女人更懂欣赏。
陈学兵仅是握手到松手的一个分寸,就把她帅到了。
“他们怎么叫你陈老爷?”徐安饶有些兴致,笑着问道。
“无所谓了,总比少爷好听点,安姐你坐中间吧。”
陈学兵抬手引了引,指着里面十来张桌子拼成的大横桌。
徐安这才发现店里一个人都没有,正好有客人来点烧烤,老板回了一句“今天不做堂食”。
他包场了。
徐安意识到这一点,看着大大的门店,确定这是个有实力的同学,有些心安地走到里面坐下。
其他的男男女女,带着几分不知道如何盛放的羞涩走来,已经熟稔一些的室友则在一起叽叽喳喳。
听闻大学是爱情的自由之地,第一次聚会,一些人带着几分幻想。
当然,更多的是高中生遗留心态导致的好奇。
这种一个人请客的场景,辅导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