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八章 毕其功于一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八章 毕其功于一役 (第3/3页)

做玻璃格挡,形成一个透明的圆形会议室。

    这样的会议室视野开阔,又节省空间,还非常漂亮,有格调。

    四周白色无遮挡工位,吧台和咖啡机,冰箱等做成了玻璃隔断休息室,整个大厅灰白格调,沿用了之前的简约风格。

    里面有100多平的4个房间,要拆格挡玻璃,还要装墙,装修就得花时间了。

    整体设计陈学兵觉得很有意思,吴自胜说要增加20来万的预算,他也同意了。

    有关金融的一切,挥金如土。

    “哇,就几天时间,你把地都翻啦?”胡莉到处打量着,感觉变化好大。

    “我倒想把地翻了,可惜这楼是别人的,等有钱了,去上海建一栋自己的。”

    陈学兵随口一吹,旁边的中年人似笑非笑。

    “上海今年年初的商业地块拍卖,入门要求存款一个亿以上哦,房地产开发资质和年限也有要求。”

    胡莉她爹胡明辉来得很快,刚好要到周末,陪女儿逛逛重庆。

    陈学兵去学校门口接了他们。

    不过一路上,胡明辉兴致不高,或许是担心女儿被骗。

    直到到了办公室,态度才稍稍改观。

    “我的工程公司就在楼下,很快就会收购具备建筑和房地产开发类资质的公司,相信胡总一两年内就会在上海房地产界看到我。”

    陈学兵今天说话格外高调。

    面对投资人,就别低调,这年头,低调的人混不开,且没有创业激情。

    马云创业状态最好的这些年,开会必备讲台,所有人听,他一个人讲,上了台就要蹦迪,到美国BBC接受采访的时候100万美元都没有,仍坚定地说要改变整个中国互联网。

    腾讯崛起最快的,也是和其他公司干仗最多的几年。

    史玉柱,胡志标,段永平这些广告标王,包括地产、家电、零售大亨们,都在高调的塑造个人标签。

    什么时候默不作声了,大都是业务下滑,或者退居二线享受生活去了。

    任何大生意都跟广告离不开,企业主形象承担了一部分产品信任度。

    低调?不存在的,他离退休至少还有20年。

    “胡总,你随便看看,投与不投都没关系。”

    “老徐,接待一下胡总,给他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和收益,中信证券的人到了吗?”

    “一点半到!”

    “好,我去里面看看猎头发过来的名单,一会有记者要来,还有一个交通学院的走访团队,吴总做好接待,等洪总到了叫我。”

    ……

    人员陆续到达。

    陈学兵从独立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大厅已经有些热闹。

    “洪总!”

    陈学兵笑着迎上去。

    洪永强领着一帮人四处张望,笑道:“搞得不错嘛!来,我跟你介绍一下,鑫源物流的蒋总!”

    “蒋总你好!”

    “洲际酒店的孙总!”

    “孙总!”

    “鸿宴饭店的刘总,也是你舅舅的朋友,他说你小的时候就见过你,认识吧?”

    “知道知道!刘叔!”

    “哈哈…你小子,长这么大了,还干这么大事业!时间过得真快啊!我真是老喽!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不老不老!我帮你赚钱,保你活出第二春!”

    “哈哈哈……”

    陈学兵跟洪永强的投资天团一一握手,这些人大多也都来过,到了之后,最关心的就是近期的股票收益情况有没有下滑,直接奔着徐进去了。

    陈学兵腾出空来,才跟大厅里坐着的一个年轻人打招呼。

    “秦记者,好久不见。”

    今天并不是基金的启动仪式,区政府的人也没来,陈学兵为了大家的仪式感,还是请了记者。

    几个报纸的记者都是黄科长帮忙叫来的,《时报》的秦海也在其中。

    秦海站起身,神色无比复杂。

    “陈总,没想到你真的…这个基金…一亿五千万?”

    当初陈学兵说飞黄腾达了第一个专访给他,他觉得这人太狂了。

    这才半年时间,重庆第一支私募基金,一亿五千万,从他手里成立。

    陈学兵上次芙蓉村的事忽悠了秦海,这次笑呵呵讲了句大实话:“没这么多,自筹1.1个亿不到,券商通道承销一些,估计不到1.3个亿,生意嘛,总得夸大一些,一会你照1.5亿写就行。”

    秦海却露出为难的神色。

    “你们这个基金的名字和募资渠道都不能提,连你们公司的名字都不能提,我只能写关于重庆第一家私募基金成立的报道。”

    陈学兵不禁笑了,拍了拍他的肩。

    “还是这么实诚,没事,你就是只拍照,不写报道也没关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