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钱与砂 (第2/3页)
的年底开启的,具体是11月还是12月他真不清楚。
这么大笔资金,这么多自选股,光是择机低吸进场的操作就要一两个周以上,要是等到主升浪开启再进场,错过的可就多了。
多募出来的资金又不是他的,赚的才是他的。
至于目前的开销…
陈学兵看向了今天最低调的梁晖。
“梁总,咱们接下来的几个月,可就靠你了。”
梁晖听到这话,咕咚咽了口口水。
“老大,我这里只有100万不到了,还要维持工地运转,我…”
陈学兵咧了咧嘴。
“工地上不是有块风水宝地嘛,罗总一直捏着不让我们动,这下专家也来了,他还有什么理由压着我们?”
“风水宝地…”梁晖眼神一亮:“清淤?”
“除此之外,还有一块。”
他露出微笑,双手撑着桌子站了起来。
“行了,今天大家对集团旗下的战友都相互有了了解,不过子公司不是分公司,咱们的三大子公司互相之间业务独立,短期之内也不会有什么合作,不要去打听其他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把精力放在自身经营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上,放在人才的吸纳上,钱不够我会想办法,但要是耽误了集团发展的时间,轻则扣奖金,重则辞退。”
……
翌日,大清早。
两位专家到了工地,张庆忠只是对着砂包围堰略看一眼,便让谭海亮带着人去按照他的意思划线开挖,开渠放水。
项目经理罗江辉看来了不得的大事,在这位历尽中外水电大项目的老人家眼里,也就是不到一分钟的斟酌。
工地上仍有项目部的“监工”,罗江辉正和设计开会,收到消息,匆匆带上设计的人赶到现场。
人到的时候,陈学兵正站在河道边上打电话。
罗江辉招手,喊了一声:
“陈总!不是让你别动围堰嘛!怎么开挖了?!”
陈学兵回头看了一眼罗江辉,指了指不远处的张庆忠,仍自顾自对着手机讲话。
“嗯!”
“嗯,嗯!”
“规格开采肯定不行,但是可以用挖机钻头给你们打成小直径。”
“我让车给你拉到现场,你说个价,肯定比厂子里便宜。”
“…一车加五块吧,就够个装运费。”
“好。”
陈学兵挂了电话,罗江辉站在旁边脸都黑了,以为陈学兵在卖河道砂。
“陈总,下游河道现在不能动,清淤这一块你们已经占了便宜,2.5公里,比三标还要长,这一段等你们把其他工段干完,最后再做,你们要是乱来,我们要通知水利局的。”
桃花溪是重庆三峡库区的一级支流,河道淤砂含量不低。
河砂颗粒圆滑,比较洁净,没有盐分侵蚀,是建筑行业的重要材料,资源一直很抢手,挖出来冲洗分离以后放在河道边上堆着,砂堆上挂个“河砂出售”的牌牌,自有人会来联系,根本不愁卖。
尤其是城外,工程车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特别好卖。
整个项目也就二标和三标有清淤,当初的设计,二标城外有四公里清淤,三标城外只有两公里,现在图纸几经修改以后,二标的清淤砍了大半,仅剩1.5公里,三标的反而变长了,变成了2.5公里。
按照设计上的清淤量,不超挖的情况下,一公里的河道清淤,平均能挖出10来万方河砂。
河砂是按吨卖的,市面价格十二三块,一立方砂,大概1.4——1.6吨,取个平均价,一方18块五。
刨开分离成本,至少也有15块的赚头。
2.5公里,可就是400万上下。
这还是不超挖的情况,超挖的话,就看心有多黑了。
河里还有鹅卵石,也可以卖,少说也是几十万的利润。
这便是陈学兵当初劝舅舅二标改三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清淤,项目部自然是眼红的,罗江辉是打算让陈学兵把主体工程干完了以后再找他们商量,项目部也分一段来做,这样整个项目的归母利润也能提上去,他的业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陈学兵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哪能猜不到罗江辉的心态?
根据02年修改的《水法》,河砂属于矿产资源,私自卖河砂是违法的,不过修法时间尚短,各地大都没纳入正轨监管,像重庆也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