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人才到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人才到账 (第1/3页)

    纽约45,圆桌会议。

    这次桌上只有俩人,陈学兵和任颖。

    对面的人却有整整一个办公桌。

    电脑上除了对面的画面,还有三张界面图片。

    图片一:界面上端两个长框组件,框里是五彩缤纷的图片,对应“相册”,“日历”,下面是几个小方框,对应“时钟”“音乐”“游戏”“相机”,界面下端底部还有三个露出半截的图标,代表着界面没完,还能往下划。

    图片二:界面上是一张海洋背景的日历,图片下方是四个小文件夹图标,对应“生活”“娱乐”“其他功能”,“设置”。

    图片三:界面背景依然是海洋,有16个图标,12个在上面,4个在下面,下面四个分别对应“电话”“信息”“相机”“音乐”。

    “董事长,这是根据你的要求制作的三款主页页面,分别对应绚丽模式、抽屉模式、极简模式,为了对比,我们使用了相似色调的图片。”

    陈学兵点点头:“怎么有点糊?”

    “这个图片比较大,分辨率适配到3.6英寸对应的640×480就会根清楚了。”

    “哦,这个…抽屉模式,和极简模式,能不能中和一下?比如两个软件…长按其中一个以后,挪到另一个软件上,就可以合并成一个文件夹?”

    陈学兵这句话,对面一阵讨论。

    不少人开始做笔记。

    “应该可以。”有人答道。

    陈学兵来了兴趣,两手撑在桌上,靠近了电脑道:“那这个界面多久能做出初级产品?”

    “两个月。”

    “我觉得一个半月就够了。”

    对面迅速传来答案。

    陈学兵都惊了:“这么快?”

    有人笑了。

    “董事长,HCI人机交互,也就是你说的UI设计,难在交互思路和操作逻辑。

    “这本身是一个工业思路,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飞机驾驶舱的那个仪表盘,老的驾驶舱仪表盘都是按钮,有圆形的按钮,有塑料的,有金属的,还有波动的按钮。仪表盘的设计必须要保证飞行员戴着手套都能感觉到按钮没有弄错。

    “我们要做的事情,核心就是让用户体验到这样的交互感受的同时美化界面。

    “设计思想都是你做的,我们只负责实现而已,界面美观没什么难的,一年的时间,我们还有大量时间做优化。”

    陈学兵听到这话,不由扬起嘴角。

    他妈的,我就说肯定追得上!

    还没高兴两秒,卢韦冰咳了一声:“这个系统,只能在电脑上运行,这是基于Linux系统本身在电脑领域的长时间发展,要在手机上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可能是天价。”

    “我知道。”陈学兵摸了摸下巴:“召集这么全面的技术团队,就是要解决如何在手机上运行,既然UI设计问题不大,那咱们今天就提那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吧。”

    “董事长,问题很多,软硬件都有。”

    临时担任设计团队总监的吉大博士张洪斌发言。

    “我们芯片设计和系统开发组跟着UI设计团队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完成这套交互思路的核心就是多点触控,其他所有的交互都是他的衍生品,这也是完成手指触控的关键。”

    “但这项技术,恐怕没有你说的电容屏商就能提供这么简单。”

    “我们通过查阅,发现这项技术是贝尔实验室最先研发的,技术源头几乎都来自于美国,目前纽约大学和微软都在研究,另外有一家名叫Fingerworks的公司发明了一款多点数控软键盘,这个键盘的特性很符合你的描述,但是现在已经被苹果电脑公司收购。”

    此时,在美国工作过的张浩助手黄小海插话道:“董事长,我发现你的美化思路也跟苹果电脑公司的Aqua(Mac OS X的GUI商标名称)很像,他们的拟物化设计在美国很出名,乔布斯也推崇备至,认为模拟现实物体的纹理能使客户更有带入感,降低学习成本,减少用户对技术操作的恐惧……刚好苹果也收购了这方面技术的公司,您的设计思路是不是参考了苹果电脑,知道了他们的什么项目的研发进展?要是这样…我们可以多研究研究他们的系统。”

    这个漫无边际的猜测,纯粹来源于陈学兵在饭桌上跟张浩吹的牛逼,说在美国有一个牛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