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静等发酵 (第2/3页)
《真的很想问问陈总》。
帖子打开,就一个问题。
“听说陈总是做基金的,周公子说上流社会的贵族根本不用工作,只需要投资给信托基金,是真的吗?”
下面留言不多,有人回复:“其实我更想知道周公子是不是真的,中国有没有贵族和汝南周氏。”
这个问题,陈总本人也看得一脸懵逼。
上网查了一下“周公子”,才知道今年天涯论坛上爆火了一个帖子,网易、新浪、南方周末等很多新闻都有报道。
《周公子大战易烨卿》。
省流版:一个叫易烨卿的上海女人在网上嫌贫爱富,自诩上流社会,言辞夸张,说人分三六九等,被一个自称周姓老牌贵族子弟的“北纬67度3分”给怼了,说她对上流社会生活和态度一无所知,网友拍手叫好。
陈学兵看完几篇报道,感觉这个问题好像真在他的知识范围内,开始敲击键盘,分几个帖子回复。
——————
ID:“网友陈学兵”:
谢邀,不晓得你说的陈总是不是我,不过楼上的问题,我可以给出以下几个回答:
首先我国的《信托法》2001年才颁布,国内信托业务大部分涵盖着公益基因,家族信托在我国发展还非常稚嫩,目前国内富豪投资,大多选择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你说的周公子家族长期靠信托业务保持收益,我判断应该是海外信托。
据我所知,长期身处国内的世家还是有的。
无锡荣氏(爱国富豪)、闵候林徽因家族(一门三烈士)、钱氏家族(一门三院士)等等,他们大多以精神和文化的方式进行家族传承,因为新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完全改变,40年前全国人民都变成了无产阶级,里那种“豪门世家子弟”是不存在的。
不过东南亚确实存在不少低调的华人大佬,很多中国的豪门家族很早就开始向南洋发展,他们不仅财大气粗,有的甚至能影响当地的政治生态。
汝南周氏源自汉唐时期,氏族始祖周仁有10个儿子,在全国已有过百分支,周公子没有提及他家是否长期在内地发展,因此真实性无法判断,但仅凭任何一支,是没法代表“汝南周氏”的。
大家的争论核心是“上流社会应该如何行事”,但我不知道谁会认为自己是上流社会,
我认为这本质上是一场错误价值观和错误价值观的对喷,不过是一方行侠仗义,显得道义正确,周公子在对方的错误上建立制高点去喷她也是不对的,所谓贵族思想本身就是错误。
另外附上一张本人照片证明真身,希望大家对我嘴下留情,我也不是贵族,只是一个上进青年而已。
[陈学兵微笑.jpg]
——————
发完,刷新界面。
这帖子已经变二十几楼了。
他这条回复回了四层楼,每层隔了一些时间,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质疑的声音。
“贴吧又来了个说自己是陈总的。”
“人家答得挺专业啊。”
“你又来这里吹牛了,害我找了几个社区,翻了几百页帖子,终于找到你了,工头让我告诉你,明天去工地早些,三车水泥两车砖头,如果搬不完,连昨天的工钱也不给你了…还有,村东头的王寡妇问你:什么时候攒够钱去娶她?如果等到年底你还不回去,她就嫁给村西歪脖子柳树下面的刘驼背了…”
“呵呵,《读者》上很早就写信托基金了好吧?我还是小时候看的,富豪都用这个。”
17层楼,最后一条带着图片链接的帖子出现以后,风格突变。
“艹!”
“大佬来了”
“谁能告诉我,17楼是真大佬吗?”
“这张照片好官方,网上找的吧?”
“你拍张左手六,右手七,左脚画圈右脚踢的照片,我就相信你是陈总。”
陈学兵呵呵回复:等两天吧,新浪博客见。
证明自己是陈学兵这件事太low了,他肯定不会干的。
博客认证一下发个文章就行了。
今年,不止是私募之春,也是博客元年。
博客网其实在2003年底成为全球中文第一博客网站了,但“中文”加“博客”,本来就是个稀量词汇,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