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变一座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变一座城 (第2/3页)

道:

    “你们城管工作挺繁忙啊,大过节的还要出来整顿。”

    徐海乔往外看了一眼,发现城管在楼下撵摊,场面挺乱的,但又不以为意道:“创卫嘛,创了几年了,上面通知,年前检查组要下来一趟,也不晓得具体啥时候,现在流行搞暗访,打的就是个出其不意,越是过节,越不能马虎。”

    创卫,又是招商以外的第二大任务。

    陈学兵皱了皱眉头。

    以前他来过县城许多次,这个县城啥样他知道,群众和政府各自彪悍。

    只是现在心态变了,他在重新审视,如何改变这里。

    现在金融和科技公司发展有条不紊,股安劳务其实也挣钱,却在长远规划上差了点意思。

    这个公司,他不想简简单单定义为房建公司或土建公司,以后的发展目标也不该局限于某个领域。

    他的目标,是从改变一座城开始,搞大型综合改造项目。

    什么项目,能比运营一座城更赚钱?

    什么成绩,能比运营好了一座城更亮眼?

    今后的20年,他以四年一座城为目标,做好五个城市的综合改造,股安建设的招牌就能屹立不倒。

    这个规划,很早就存在于他的脑海,但时机没到,启动资金也不够,更没有合适的标的,他只能把前期铺垫做好。

    至于做了什么铺垫?

    当然不止是开公司。

    是读大学。

    公司发展得不错,项目一个接一个,两位总工水平也不错,高屋建瓴。

    但离城市综合开发还差得远。

    建筑,设计,电力,交通,给排水,甚至文化,绿化…

    一个超级项目部,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数百上千。

    没有项目,他养不起这么多人。

    没有人才,他又不敢接这么大的项目。

    好像是个死循环,只能在长时间发展里慢慢解扣。

    但也不是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

    他读了重庆交院,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蓝书记最近确实没空?见一面聊聊都不行?”陈学兵忽然道。

    这个问题,他来之前已经通过电话问过徐海乔。

    “你以为我骗你?”徐海乔一脸难色:“这个事我已经帮你跟书记提过了,他对你有印象,听说是你,当时就没表态,我看水泥厂这个事,你只有带着接手的资金来才管用…你要有一个亿,我现在就帮你打电话,他就是在睡觉,我也帮你把他拎过来。”

    陈学兵摸了摸下巴,还没发硬的胡茬提醒着自己的年轻。

    看来见过蓝书记,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的形象,在对方眼里,或许就跟这胡茬一样年轻。

    “行吧。”陈学兵呵然一笑:“等我下次来,蓝书记要是问起你,你就讲和我不熟。”

    徐海乔一愣:“你…我都跟他提过你了,这不是开玩笑么!你到底什么意思?诶…你可别背着我单干啊!”

    诺大一桩政绩,他可不想放过。

    水泥厂现在总被市里的劳什子媒体报道,银行避之不及,筹资遥遥无期,已经成了县里的心腹大患。

    要是能解决这件事情,他徐海乔就算立住脚了,就是三年两年拉不到其他投资,也没人敢说他什么。

    否则陈学兵也不可能一个电话就让他跑东跑西。

    陈学兵咧嘴一笑:“放心吧老徐,这事你的功劳没跑,只是要改变他们的态度,还得给他下点猛药。”

    徐海乔悻悻:“你可别乱整,我告诉你,年底县里换届,乱不得,上次请记者那种事,可不能再来了!”

    陈学兵摆手:“放心放心!我是那种人吗?”

    徐海乔想起什么,问道:“诶,那厂子三天两头有记者去暗访,发了好几次报道,不是你安排的吧?”

    “…”

    “哦,那个啊…那个是我。”

    陈学兵人畜无害地笑道。

    “…”

    “……卧槽?!”

    …

    经济报纸对茂田水泥厂的报道并不涉及县里,这是陈学兵特别交代过的。

    对徐海乔也就没什么隐瞒的必要。

    花了10万块找人持续报道,断他们资金链的事,反倒让徐海乔感受到了陈学兵的决心。

    只是有些忌讳地提醒这事不能多干,当官的都讨厌这个。

    陈学兵听他说出“当官的”这个词,不禁笑了,感觉这位农业局局长虽有市侩,但大多方面还算质朴。

    他点了啤酒,敬了徐局长一杯。

    “希望你以后当了领导,勿忘初心。”

    ……

    晚上,找了个条件还行的宾馆住下。

    杨青玥知道他有事,也没拒绝,住到了陈学兵隔壁的房间。

    可没一个小时,又跑来陈学兵房间敲门。

    陈学兵开门时,她头发还带着一丝水气。

    刚洗过澡。

    “你要待几天啊?县里能坐返程的车吗?三号…我还要回去。”

    “进来吧。”陈学兵把门敞开,转身进了里面。

    杨青玥抿了抿嘴,乖巧地跟着进去。

    今天她听那位局长跟陈学兵聊了一顿饭,心里的波澜已经盖过了来时的思绪。

    一亿的投资。

    陈学兵现在的生意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

    她的那些心事,好像有些微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