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赛前准备(二) (第2/3页)
心应手一些。
“陆总,董总现在也在,有什么诉求就提。”陈学兵第一次当掮客,把总经理亲自找来并不容易,见他不开口,提醒他时间宝贵。
他让陆晓春亲自来一趟,就是要对得上这个接待级别。
陆晓春点点头,他来了,当然不可能只听别人吹大气唱赞歌。
他是来提问题的。
“董总,A股上市和港股还是有所区别的,大陆对负债和控股结构要求都比较严格…听说你们今年年初已经提交过一次上市提案,没有获批?什么原因?”
董林闻言,笑了一声:“陆总不愧是行内人,你刚才的话,就是问题的答案。”
“哦?”
旁边的秘书立马接上了话:“我们在港股已经上市,有一些外资股东,大陆上市,要面临《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限制,钢铁行业外资持股比例受限,这一年我们一直在跟外资股东积极协调,这次准备出让的部分,就是我们从外资手里拿回来的股权。”
陆晓春笑了笑:“我能打听一下,你们的股权是多少钱收回来的吗?”
董林和秘书怔了一下,意识到他想讲价。
他们拿回来的价格当然要比两块钱低,低得多。
“陆总,这一年我们关闭了一些小容积的高炉设备和小转炉,进行了技术升级,投资了中厚板生产线的技术改造,船用刚和压力容器钢等高端钢材的生产能力都有所提升,企业负债方面,市政府今年以资产负债包的形式帮助我们排除了之前收购特钢造成的经营风险,并且以18%受偿率解决了部分投资企业的坏账,我们企业的每股净资产上升了30%,价格肯定是今非昔比的。”
秘书侃侃而谈,显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
陆晓春缓缓点头,看了看陈学兵。
陈学兵心领神会。
其实以他的直觉和分析来说,重钢对外宣称的一系列数据多少有点吹大气的意思,在技术布局方面的投入力度也远远不够,以后真正具备溢价能力的先进产能应该在汽车和航天的高强钢和特种钢方面。
以现在的形势发展,钢铁市场的热度一旦褪去,利润水平将后继乏力。
但他仔细回忆过,前世刚开始炒股时好像就见过重钢的A股股票,还做过短线龙头,说明这次上市大概率是成功了的。
只能说,投资不能仅靠长远眼光,还要看短期因素。
“陆总,既然重钢A股上市计划在外资方面有限制,我们国内资本应该多多支持嘛,博时是中国资本的老大哥,数百亿的管理规模居全国首位,市场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战略投资者,也对得起重钢的地位。”
这是陈学兵今天唯一需要说的话。
博时想多要点股权,但不能主动开口,否则在价格和条件谈判上不利,由他搭个腔,任务也算就结束了。
陆晓春大背头,脸宽,有点发哥的意思,今天穿了一身浅灰色的深圳派麻衬宽领西装,有点投资人的气派,现在架势也端了起来:
“重钢这样的优秀企业,我们理应多多支持,不过还要看董总的意思。”
董林犹豫了一下,抬手对着一间会议室道:“负责具体事宜的于总马上就到,我一会给陆总介绍一下。”
“好。”
陆晓春也抬了抬手,领着自己带来的两个人笑着走进会议室。
陈学兵赶紧道:“董总,我就不去了,我还有点事情想咨询,能不能借用孙秘书聊几句?”
董林愣了一下,但也知道自己的秘书说话有分寸。
“行,小孙,你带陈总到处看看!”
…
他们的具体谈判陈学兵无意参与,但拉着孙秘书把市政府解决特钢的事问了许久。
……
两天后。
陈学兵请陆晓春吃饭。
这年头的重庆,虽然没有后世的魔幻十八层,回个家要经过好几个上下层电梯的地步,但它一直是个不支持定位的城市。
东拐西拐,爬坡上坎,在一家小区门口找到了一家无名火锅。
这个地址如果非要形容,就是重庆十八梯古井下一层楼梯,右拐第二个路口往上走三层步梯,左拐,走到底,右拐,下一层楼梯,老小区门口平台第三家店,二哥火锅。
再简单点形容,就是梁晖家外面的二哥火锅。
读书的时候,大家家里楼层都住得矮,定了个暗号,无聊了就去谁家楼下狼嚎两声,把人叫出来玩。
唯独没人叫梁晖。
梁晖家住在十八梯,还特别绕,没人愿意去。
狗日的偏偏矫情,每次打电话叫他出来,都要让大家一起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