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章 重组股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章 重组股安?! (第2/3页)

算。

    否则拖晚了,等到股市浪潮过去,几年之内都没有高位出清的机会。

    本来以为重庆这边板上钉钉,时间完全足够,即使吃不上大头,退一步跟渝富合作,喝口汤也行。

    结果人家坚决不打算玩了,准备存个档,以后再慢慢玩。

    可他哪有时间等?

    他现在需要一个头铁的地方政府进行深度、快速的合作。

    合肥看来真要去一趟了。

    陈学兵的思绪不过转瞬之间,黄领导却注意到了一条阚治冬有意透露的关键信息,发出询问:

    “资金?你们有多少资金?”

    陈学兵回神,发现黄领导感兴趣的眼神,打算最后一搏。

    “黄领导,我不是空手来谈的,博时基金已经答应为我在上海筹资五个亿,如果市政府跟我合作,我可以保证,达到与政府资金的一比一的民间配资。”

    “一比一?你们私募基金融资,现在能达到这么大的规模?”

    黄领导在上海工作多年,接触的私募基金不少,对私募的发展和规模很了解。

    这东西最早就是一帮人为了进交易所百万级别的大户室而把资金伙起来,到了本世纪初才有了相关法案专门管理,成了代客理财。

    很多人会下意识的认为基金这种东西肯定是有公信力和约束力的,他却很清楚,完全没有,私募募资纯粹出于投资人与管理人之间的道德信任。

    信任障碍,就是私募规模的一道天堑。

    他认识不少上海的私募管理者,深知其融资的艰难。

    但也正是因为之前的了解,他听说这个项目与私募基金合作时,并没有对私募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解,导致产生了一些盲区。

    陆晓春赶紧轻咳了一声:“帮陈总融资是有条件的,一是要有项目和政府资金的参与,二是陈总基于阳光私募的一些条件。”

    这话他可得说清楚,免得政府方面产生误解。

    这可是有陈学兵的保底条件和自有资金在里面的。

    他说着跟陈学兵进行眼神交流,陈学兵也晓得他谨慎,点了点头,让他宽心。

    黄领导立马又把手里的资料又来回翻了两页,看到了一些关于“阳光私募”的内容。

    这才表情舒缓开来。

    “第三方监管,透明化.现在已经有这种东西了”

    陈学兵逐渐入了他的眼,他缓缓点头,下定了决心,合上手里关于股安集团的资料,走出办公室。

    又是寂静。

    大家面面相觑。

    但这次没一会,黄领导便回来了,身后还跟着渝富的董事长何志亚。

    重新落座,黄领导看向陈学兵,开口道:

    “陈总,你们股安集团,打不打算重组?我让渝富资本收购你们49%的股权。”

    这突兀的话,如同一道惊雷。

    房间里的人都炸懵了。

    连陈学兵都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

    黄领导笑了笑,把手里资料啪地拍在沙发扶手上,如同一道惊堂木,给大家醒过了神。

    “不要觉得重组就是坏事,有的重组是为了逃生脱困,那是办丧事,有的重组是为了超常规发展,那是办喜事,还有的正常的企业,为了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一加一大于二,甚至大于三,也可以重组。”

    “渝富资本就是为了资源重组诞生,现在缺乏民间资本的桥接通道,我看你的团队不错,接下来重庆金融的发展将是工作重心,我们要在为一千多家小微企业清债的过程中弥补一些不起眼的要素市场。”

    “比如小贷公司。”

    “我仔细研究,这些市场并不适合国资委企业去做,创新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引入民间力量,我们可以不控股,但是要有决策权。”

    “这对你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

    “如果你们并入渝富资本旗下,京东方的事情,以后也可以由渝富资本和你们共同去做。”

    话落,他微笑看着陈学兵。

    能被政府收归麾下,给予核心业务,绝对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陈学兵却听得脸部微微抽动。

    巨大机会

    小贷公司

    根据黄领导的前情提要和他掌握的关于渝富资本的信息,他知道这个“小贷公司”肯定不是后世那种“小贷公司”,而是这次渝富资本一次性打包处理一百几十亿元,上千家企业银行债务的协助性企业,大概是要通过百万级以下的小额贷款,把其中一部分中小企业扶持起来。

    但。

    49%的股权?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