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城建之路 (第2/3页)
吴市长说着,侧着身子一脸神秘地道:
“陈总,你要是认识什么开商场的老板,拉到咱们这里来盖一座新商场,生意一定火爆。”
那样子,好像在传授什么商业秘籍。
陈学兵却呵呵然。
来这儿修,城建落后,地价却也不比别处省会便宜多少,人多,消费能力却不一定强。
凭什么?
“您要是在市区免费给我批一块地,我来给你们修个豪华型的商业综合体,绝对的城市地标。”
这句话,车上的三个班子成员一齐来了兴趣。
“商业综合体?什么意思?”
这年头,还很少提及这个概念。
“就是一种多功能的高效率建筑群,商场,酒店,写字楼,商住楼整合到一起,把办公,文娱,餐饮,居住等多个元素组合,土地集中利用,提供一站式的商业服务.BJ的国贸中心,知道吧?只要把人流量做起来了,周围土地一招商,高楼大厦跟着一建,就是一个城市CBD地块。”
陈学兵话不多,却句句往领导们的心窝子里头戳。
“这这这得多少钱啊?”统战何部长有些没见过世面地道。
陈学兵伸出两根手指,来回翻转。
“至少,二十亿。”
二十亿真不多,建个高楼,几个亿就没了,另外还有商业广场,公共设施,绿化.
“需要多大土地?”吴市长试探道。
陈学兵笑了笑:“至少20万平方米吧?给多大就能建多大,这是没有上限的,20万,跟上海的正大广场差不多,要是给50万平方米,我就能建个50万的,比东莞新开业那个华南MALL还要大。”
建商业综合体,是日后地产界的最高追求,陈学兵也不是瞎吹,只要合肥敢免费给地,他真敢建。
这里的中心市区商业地价少说两千一平,20万平的地块就是4个亿,还不算增值价值。
拿去银行,少说能操作出来两三个亿,打个地基磨个一两年都够了,要是自己的队伍来干,说不定楼板都搭起来了。
等过个一两年,股市的机遇也过了,手里有钱了继续干呗,即使慢悠悠的干,三年也能磨出一个大广场。
到时候合肥产业发展起来,地价至少都翻倍了,回本大半,手里还拿着个地标广场,整体出售,少说三四十亿。
要是不要脸,走黄瓜李的路,甚至能一分不投,就靠银行贷款,卡着政策限制磨来磨去,等环境好了再高价转手给别人建。
吴市长当然也有这方面的顾虑,又试探着道:“要是扩大城区的土地能建吗?”
陈学兵干笑。
“扩大城区,就是城区外呗,人都没有,建它干什么,浪费钱。”
他说完摆摆手,表示不用提。
吴市长也悻悻地回过头去,叹了一声。
陈学兵根本不知道,吴市长此时说的“城外地”是合肥未封顶的新市政府大楼所在地,日后三万一平的网红打卡地天鹅湖。
刚挖出来的天鹅湖,风景优美,吴市长是真想一次给他五十公顷(万平米),让他开发。
就是接近经开区,人少了点。
但眼下城中心的土地就这么多,真拿不出来一块这么大的完整地块。
“陈总。”吴市长不甘地再次回头:“你要是能签合约,建你说的商业综合体,市区有块27万平的地,可以按折扣价给你,挂牌价,六折。”
合肥规划新城区,太需要一个CBD了。
不止新城区需要,整个合肥都需要。
目前市区就一个百大集团打造的“CBD购物中心”,说是CBD,其实就是一个商场楼而已,根本达不到陈学兵说的那种规模。
陈学兵却再次摇摇头:“以后再说吧,这地,可是合肥打包资产证券化借款,发展产业的关键。”
27万平,好几个亿,打六折?
打骨折我也买不起。
我要是买得起,还跟你画什么饼。
吴市长听到这话,眉头渐皱,却没说什么。
车越开,周围越空旷。
“吴市长,咱们这是去哪?”陈学兵问了一句。
吴市长指指前面:“时间还早,陈总不急着休息吧?咱们去经济技术开发区看看。”
旁边的郭常务也接上了话:“咱们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是国家级,全国经开区综合排名前十,规划非常大,超过250平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