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一章 闪电合作(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一章 闪电合作(下) (第1/3页)

    “16亿?”

    王东生的目光在手里的资料与陈学兵的笑容之间来回切换。

    “你们能接受股权融资?!”

    他没想到合肥在这个问题上这么好谈,本以为这也许是一个需要浪费很多时间的议程。

    深圳的谈判,就是一直卡在这儿,他们不接受有可能的亏损,只同意以借款,贷款和贴息的形式支持,并且在厂房年折旧计提20%等抵押性质的风险上反复纠结。

    陈学兵从他的惊诧眼神中回到了早期谈判的思绪。

    “股权融资”这件事不是哪个政府都能接受的。

    上市公司可是有ST风险,甚至有退市风险的。

    只是当初他在想到京东方时就知道这是个股权融资大王,本身没什么资本,全靠政府支持,所以顺理成章地想到了股权融资。

    正好,重庆拿的就是一笔股权投资的示范资金,所以投资股权的事情没有争论。

    后来黄市长宁愿把这笔钱拆分投给那些小厂家,大概就是想着京东方规模太大,需要重庆配套资金的比例太大。

    赔基金可,赔兜里的资金则不可。

    后来他找到合肥,这又恰好是个具备投行思维的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那晚他在格力的大巴车里只用了短短几个小时便说服了吴市长。

    实际上,这确实是个很难谈的问题。

    前世,全国大多在土地财政上绞尽脑汁的时候,合肥在股权财政上走出了新路。

    陈学兵其实早就想过,完成京东方的投资,自己也成了“股权财政”的代言人,是否能针对这个模式大做文章。

    不过这都是后话。

    “王总,既然调查过你们,当然知道你们的困境,我找到合肥就是这个原因,他们的思维非常开放,合作诚意你们更是全国难找,我来合肥,跟孙书记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夏普来找合肥投资,要求京东方出局,合肥会怎么做」,孙书记的回答是「坚定不移」,这个答案,你们即使接着去找上海,也不可能得到。”

    王东生心里闪过一个:卧槽!

    而后与刘晓东对视,俩人眼里同时涌现一丝惊恐。

    找上海的想法,连身后那些随行工作人员都不知道。

    他又知道了!

    而陈学兵说到的“坚定不移”,在他们经过与深圳的谈判和与上海的初步接洽之后,这四个字的分量确实越来越重。

    “陈总,跟你谈,合肥那边能作数吗?”王东生对陈学兵的话语权怎么来的有很大疑惑。

    “全权代表。”陈学兵淡然说道:“你把合同看清楚,那16亿里面,有一半是我们长征资本出。”

    “嗯”王东生又看了看,心里对陈学兵的尊重顿时拔高。

    居然能出八个亿。

    他一直觉得这个长征资本能在股市狙击他们不过是小资金的取巧而已,要真能拿出这么多钱那说明人家对他们根本没出全力。

    长征这么红的名字,背后怕不是有什么来路。

    “陈总,在这里聊不合适吧?会议室准备好了吗?”

    陈学兵摆了摆手:“条件,已经帮你们跟合肥争取过了,就在合同里,我想你们会满意的,剩下的细枝末节让手下人去聊就好了,我只跟王总谈几个重要的问题,房间里聊就行。”

    王东生大概翻阅了一下,发现五年补贴3亿,光是贷款贴息每年就是3000万,政府帮他们承担一小半,还有管委会资助金5000万和增值税三年返还55%。

    相当不错的条件了,跟他们BJ建厂时差不多。

    但他们可是BJ国资委控股,这是外地。

    “按你们的测算,建厂投资三十亿?怎么算的?”王东生问道。

    “三十亿不够?”

    “原来我们确实算过,差不多…吧?”王东生看了一眼刘晓东。

    刘晓东点点头:“差不多,年产36万母玻璃,31亿左右。”

    王东生思索着,对着一个打开的房间抬了抬手,和刘晓东进入房内。

    陈学兵也揣着手进去,把门关上。

    “陈总,你帮我们争取这么好的条件,就是为了投资?”王东生坐到床边问道。

    “我当然有利可图,政府资金交给我管理,利润我有提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